修炼高考,提升素养一、探讨交流1、通过举例解析,归纳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一般做题方法。2、由此及彼,归纳语文试卷命题基本思路。3、以小见大,初窥语文教学的本质。根籁1许多年了,在我无法摆脱的念想里,有棵百年老树——一棵年年挂果的苍郁遒劲的沙枣树,油画似的,孤独在广阔深邃,意象交错的境界里。在天地的滋养中,它自由地享受着阳光的沐浴,那种孑然的满足,傲骨的自在,高贵的忧郁,在尘沙漫漫,漠风萧萧的荒野里,唤醒我生命一次次的日出。2然而,孤独的沙枣树,注定不会引人注目。就像它金色的果实,还有谁会在意,谁会品尝沙枣呢?这种成熟于西部沙漠里的指头蛋大小的果实,因水分太少,果肉干如砂石,若不是含有优质的糖分,实在很难下咽。即使是生活普遍贫困的年代,当地人也只是把枣子晒干碾碎除衣,磨成干粉,掺在面粉里做成馒头之类的主食,而现在,不要说是吃沙枣的人,就连沙枣也很难见到了。人们熟悉的是沙枣花,这种色泽金黄,香气浓郁而又持久的碎花,在五月的阳光里,由形形色色的生意人,用形形色色的运载工具拉进城里,而后一团团一簇簇地成为时令的摆设和装点,仿佛客厅里没有了五月的沙枣花,就像是立秋的果盘里没有了草莓。果实既然已不重要,芳香的瓜果就成了廉价的时髦。3我曾问过一个拉了满满一车沙枣花的卖花人,这么多的花是从哪儿弄来的?他说是从市场上批来的。我问市场上的又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是从张掖那边运来的。4张掖,丝绸古道上的张掖,苍茫戈壁上的张掖,距此上千里远的张掖……我不禁为卖花人良苦的用心和过人的“本事”而瞠目了。5不由地又想起念想里的那棵苍郁遒劲的百年老树,想起那个犹如梦境,明若手掌的青春的童话,像聆听命运神秘的脚步。6那个记忆辉煌的秋天,月明的夜晚,宁静的戈壁,轻风从沙枣树的树叶间簌簌穿过7她走了——没有语言,没有表白,甚至连一个回眸都没有。可我记住了她。多少次,我对自己说,忘了吧,她不是你血液中第一次奔腾的萌动,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又在降临。也许,你从来就没有遇到过她;也许,她从来就没有亲近过你……8然而,她还是美好在希望的时空。9无论是我行我素的招摇,还是恣肆无忌的狂热,都无法驱赶内在的落寞与无助。因此我一次次在来到沙枣树下,在苍茫戈壁的背景里,爬上粗壮虬曲,色泽苍老的树干,坐在我们做过的树杈上,用柔软的枝条耐心地给孤独编织一顶遮阳的凉帽。烈日炎炎,熏风扑面,强光中不计其数的灰色叶片,在瑟瑟的抖动中银光闪闪。这些历经大自然残酷选择的淳朴色泽,以本质的形态和内在的和谐,在与自然对话,为生存抗争的坦然里给我无尽的温暖和慰藉。10许多年后,终于明白。爱是不息的风啊,而我不是随风的云,寂寞的记忆,怎能留住天空的风……11岁月蹉跎。又一个香风撩人,阳光明媚的五月,我虔诚地来到了久违的河西走廊,站在那片已被辟为开发新区的梦魂萦绕的空地上,呆呆地望着沙砾中坚如铁铸的树桩,在失魂落魄的状态里,陷入几乎不能自拔的伤感。12没人知道我念想里的沙枣树已被放倒了多少年。13离去时候,我见周边成功地种植了许多镇沙治沙的防护林,唯独不见沙枣树。连一棵也没有。看来,这种生长缓慢,经济效益不高的树木,显然不受欢迎,已经没有人再去种植了,即使它的花是那样的香艳,那样的诱人。至于它近乎离奇的顽强特性,死而不枯的根籁的音符,就更不会有人去解读了。而我,如果不是因纯真的美好和心路的执着,怎么可能歧路重返,前来拜谒一棵孤独的老树呢?二、四步法体会阅读步骤1、标题感受形象2、初读认识对象3、审读体会目的4、悟读归纳方法写什么(内容)谁(什么)?怎么样?说明了什么?用什么方法?总结阅读步骤:感知内容,认识目的,归纳方法。为什么写(目的)怎样写(方法)三、分析文本1、谁(什么)?沙枣树2、怎么样?苍茫戈壁;孤独廉价;青春的童话;被砍伐;不再种植3、说明了什么?生活环境恶劣;生命力顽强不被重视;给我美好的回忆;现状堪忧;4、怎样写?叙事抒情、排比对比、比喻比拟、虚实相映、语言生动有表现力内容目的方法四、分析设题思路和意图14.作者多次提到对一棵百年老树——沙枣树的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