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优化育人环境邵阳市双清区湘运学校李芳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班主任工作是整个学校教育最基础的一环,而班主任则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其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呢?我认为班主任如何优化育人环境尤为重要。一、创造健康的班集体气氛轻松、和谐、平等友好的班集体会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学习上的进取感。相反,笼罩着紧张、嫉妒气氛的班集体,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畏缩感和学习上的消极感。可见,班集体的气氛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作为班主任,应努力创造一个健康、良好、和谐的班集体气氛。确立合作性的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研究表明,在合作性的教学活动或学习情境中,学生喜欢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因此,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问题解决、创造性学习活动或疑难、探讨等形式给学生提供合作努力的机会,让学生在共同思考、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采取有效办法解决学生与班集体、与教师之间的冲突。在班集体中,同学之间不免要发生矛盾或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班主任利用权威否定一方或肯定一方,这不仅使身处困境的学生产生不满,而且会消极地影响其他学生。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是,应该同学生一道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和提倡积极性个体行为,保持健康的集体气氛。积极的个体行为,像刻苦学习,遵守课内外纪律,尊敬教师,帮助同学,不耻下问等,常常会在教师的表扬鼓励和同学们的赞赏中成为榜样行为,从而构成积极性集体气氛的交流。消极的个体行为则对班集体有很大的消极腐蚀作用。因此,班主任应善于通过各种理性说服和奖惩措施提倡积极性行为,减少和避免消极性行为。二、挖掘教室的育人功能我们可能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缺乏修养,不讲文明的人如果置身于一个高雅的环境,那里地上铺着地毯,墙上挂着爽心悦目的图画,周围的人彬彬有礼,他也会变得文明起来。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这是由于环境效应造成的结果。一个良好的环境往往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陶冶着一个人美好的情操。挖掘教室的育人功能,就是要美化教室,使学生在美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取得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作为班主任,我始终相信,一个美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接手新班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美化教室,包括每一个角落。每期的黑板报,我都精心策划,精心设计。利用角落设立了一个“迷你图书角”。班级举行的班队活动利用图片形式展出,把学生带进一片难忘的天地。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不光喜悦,内心还产生了深深的思考。有学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每当我想偷懒时,看到黑板上的名言警句,似有一种力量在鞭策着我克服毛病,不断努力。”培养一个学生良好的习惯,光靠智育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配合。班级吸引学生的地方越多,学生也越爱班级,班级的凝聚力也越强。美化教室环境,陶冶了学生情操,又给学生生活增添了情趣。三.抓住共同点加强班集体建设班集体内的学生大体处于同一发展阶段,他们有着共同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年龄特征。个性发展,学识水平虽有差异,但总的学习内容与要求是相同的。教师应针对这一特点,运用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利用学生的模仿心理,为学生树立自我教育的榜样。班主任应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集体,随时注意班集体的倾向与性质。首先,班主任应有意识地在班级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如班内的好人好事、模范行为等。其次,运用校外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通过号召、动员、示范等形式引起学生积极模仿。另外,班主任的言行在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班集体的每一位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班规。正是这种强制性特点,把集体的要求逐渐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从而使班集体成员在态度方面保持一致。在班集体中,学生干部与同学之间的年龄、地位、经济的不独立等客观条件的相同或相似,使其便于形成共同语言,容易在感情上产生共鸣,相互吸引。班主任应针对这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