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课标、教材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外国诗歌。诗歌的作者是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普希金他一生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这首诗歌是诗人真实生活的写照,是诗人发自内心的强烈呼唤,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和执著追求,自始至终洋溢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但这只是暂时的,当人们度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往事,那过去的一切将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了解普希金的生平及创作情况。⑵背诵本文,理解本诗歌中所蕴涵的哲理。⑶初步学会品味、欣赏诗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反复品读,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和哲理;拓展延伸,尝试写诗,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诗人的乐观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所蕴涵的哲理。2、教学难点:普希金诗作的热烈深沉的语言。【学情分析】初一学生也许知道普希金,但对他的生平与思想了解不多;他们虽然读过一些文学作品,但对外国诗歌接触较少,很需要这方面的文学修养。他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没有遭遇过战争和离乱的痛苦;他们中的大多数从生活在都市,生活优裕;对独生子女而言,更是被百般呵护,缺少生活磨砺……总之,“少年不识愁滋味”,十分有必要进行挫折教育。另一方面,初一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能够理解和欣赏一般的文学作品,对生活也有一定的感悟和积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有能力学好这首诗。【教法和学法】1、采用“情景教学法”,也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创设一种情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来揣摩理解课文。指导学生观察画面时发挥想象和联想,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理解课文。2、诗歌的四步教学法。读诗——说诗——悟诗——品诗,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同步提高。通过设计分明的朗读教学层次,突出让学生在朗读感受中获得知识积累与高尚情感的熏陶感染,培养审美情趣。3、研讨延伸法:课堂组织采用以感悟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探究性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感悟能力。【课前准备】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普希金生平的有关资料;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大意。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设计教学情境和导学策略,准备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丑小鸭》,知道了天鹅蛋本不该出现在养鸭场里,也知道了白天鹅本不该被鸭妈妈孵出来并当成丑小鸭受人嘲笑、被人讥讽。生活给丑小鸭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从而使丑小鸭失去了一个快乐的童年。丑小鸭虽然被生活欺骗了,但它依然乐观地面对生活,坚强勇敢地面对现实。同学们,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今天让我们再来看看俄国诗人普希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二、介绍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他不仅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他一生热衷于革命,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主要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渔夫和金鱼的事》等;小说《黑桃皇后》、《上尉的女儿》、《叶甫盖尼•奥涅金》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就是他在流放期间写的。三、整体感知1、全班齐读,要求声音洪亮,整齐划一。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2、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初步的指导,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请两位同学为大家朗诵(有声有色,感情充沛。师及时予以鼓励)语气:平等、娓娓而谈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节奏:平和、舒缓3、请大家先默读这首诗,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一步步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