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VIP免费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_第1页
1/32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_第2页
2/32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_第3页
3/32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击页面即可演示1.复习CO2的性质2.学习CO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本节课学习目标:稀盐酸大理石紫色石蕊试液ABC1.某学生用上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它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复习(2)烧杯C中放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低处比空气的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地球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主要是()A.破坏臭氧层B.产生温室效应C.产生酸雨D.毒害农作物3.检验久未开启的菜窖内CO2浓度是否太大的正确方法是()A.带入一个盛满澄清石灰水的试管B.带入一杯水C.带入一个接通电源的手电筒D.带入一个点燃的油灯或木柴BD4.由于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大,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为了减少CO2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B.开展植树造林,增加地球表面绿化面积C.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等以代替矿物燃料D.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少汽车数量BC5.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时,可向温室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A.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止病虫害B.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C.CO2能灭火,施用后可防止火灾D.施用CO2,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一氧化碳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课堂练习一、CO的物理性质CO2CO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空气比较)溶解性无色无色气态气态无味无味1.997克/升(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约1体积CO2)1.250克/升(比空气稍小)难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约0.02体积CO)CO与CO2的物理性质比较表1.有人用炉火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火炉上放一盆水,这样做行吗?答:不行,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2.有人说他身强力壮,不会煤气中毒,等到一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这样做行吗?答:不行。因为一氧化碳没有气味。现有下列四种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试回答:(1)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______(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__(3)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_____(4)即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_____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氢气课堂练习二、CO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当碳燃烧不充分时,生成一氧化碳。2C+O22CO点燃写出CO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点燃1.CO有可燃性22燃烧现象CO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上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可燃性试验CO+O2CO2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不同,一氧化碳在空气里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2CO+O22CO2点燃2.一氧化碳有毒性向试管中的血液通入CO气体,不久血液的颜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CO毒性试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毒性一氧化碳有剧毒。这是因为一氧化碳吸进肺里很容易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跟氧气结合,人体就缺少氧气。如果吸入较多的一氧化碳,会因缺少氧气而死亡。CO为什么会使人中毒呢?中毒的生理过程如何?想一想中毒的反应原理:CO吸入肺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跟氧结合(血红蛋白失去输氧功能),人体缺氧而亡。CO有剧毒,那么冬天房间里用煤或木炭取暖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件?通风排气cocuo澄清的石灰水ABC3.CO具有还原性CO还原性试验CO+CuOCu+CO2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右图演示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微观解释,从而从微观上揭示了一氧化碳还原性的机理。CO+CuOCu+CO2△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从实验可以看到黑色的氧化铜变成了红色的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CuOCu+CO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结束时,是先熄灭酒精灯,还是先停止通入CO气体?为什么?cocuo澄清的石灰水ABC答:应先熄灭酒精灯,等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CO气体。这是因为:如果先停止通入CO,灼热的铜就会和玻璃管中的氧气反应,重新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思考cocuo澄清的石灰水ABC你能不能将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稍作改进,一方面能避免CO对环境的污染,另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