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工作情况总结医改工作情况汇报(2013年6月30日)我院始建于x年,是全县唯一一所二甲甲等中医医院,开设床位张。全院共设临床医技科室余个,职能科室个。拥有ct、b超、cr等大型医疗设备60余台(件),现有职工286人,其中专业人员262人,离退休人员43人。年门诊量5万余人次,业务总收入4337万元,其中药品收入2378万元,此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已明确界定为医院的公益性质和社会责任,自2012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并实行了对医院财政补偿机制、监管机制、价格形成机制和医药购销体系等全方位改革。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机制的促动下,我院积极宣传动员,全力配合,狠抓内部管理,全面落实各项措施,使这一惠及全县百姓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上半年医改工作总结如下:一、全力控制医药费用情况解决“看病贵”、彰显公益性,首先要从药品和服务价格入手,让老百姓确实体验到改革所带来的实惠。我们相继推行了一系列如药品零利率销售、开设扶贫病房等有效的惠民措施。一是实行药品采购“三统一”和零利率销售。我院积极配合全县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制度,按时上报采购计划,并取消了以往国家规定顺价加价15%的利润,所有药品全部实行零利率销售。二是实行药品质量价格双控制。为了使药品管理更加规范、合理,我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药物治疗委员会,根据医疗保障方面的用药目录和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制定了医院的处方集,所有药品实行“一品一名”、“一品一价”,有效治理了“一品多名、一品多价”的不合理态势,以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损害患者利益的行为,真正的让患者使用上价格低廉、质量安全的“放心药”。三是实行定期处方点评。结合实际工作,我们重新修订了处方点评制度,医务科每周定期对所有处方进行点评汇总。对大额处方、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处方在全院通报批评,并严格处罚,使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第1页共5页四是继续开设扶贫病房。从2007年以来,我们在临床科室中就开设了扶贫病房,去年,又增设并规范了扶贫病房的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入住对象,对一些经济困难和“三无”患者实行住院费用减免,减少了一些患者“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的现象。五是大力推行单病种和临床路径管理。在以往实行单病种数量的基础上,去年又新增了单病种种类,目前共有15种疾病实行单病种治疗。根据卫生部要求,为切实减轻患者负担,今年,我们又大力推行了临床路径管理,现对6种疾病实行了临床路径管理,有效地减少了患者的医药费用。六是实行入院患者明白消费制度。去年,我们又重新调整了院内收费督查小组成员,规范了督查程序,定期对全院收费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严格治理了一些科室“乱收费、分解项目收费和虚高收费”的不合理现象。同时,我们坚持实行“一日清单制”、“费用查询制”、“价格公示制”,真正做到了使患者“明白”,还医院“清白”。二、推行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情况今年,我们根据全县医改实施意见,对全院人事和分配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根据《XX县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实行了按需设岗,按岗定编,并通过了人事部门的审核。实行了全员竟聘制,对全院多名科主任、护士长、负责人进行了重新聘用,在选人、用人上体现了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使一些平时威望好、业务精的骨干人才真正地走上合适的岗位,发挥各自的特长和才能。分配制度方面,我们坚持“多劳多得、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医院、科室和个人三级成本核算。将考核工资严格与科室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个人出勤、职务、职称、超劳务补贴等紧密关联。部分科室根据本科室情况,对院方规定又做了进一步细化,上报院方审核后实施。事实说明,现行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实施,充分的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情况医护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始终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几年来,我院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第2页共5页任务的核心内容。1、加快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坚持“请进来、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