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4篇)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第一篇:王圣镈,出生于医生的家庭,父母都是出色的医生,从小就受到医学知识的熏陶,由此他喜欢了医学。从医二十多年来,他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用精湛的技术,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被誉为救死扶伤的急先锋。1994年*月,王圣镈被分配到在元宝卫生院工作。很快,他就能掌握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由于突出的工作表现,1995年*月,王圣镈被调到望海县人民医院工作,从事儿科专业。平台的提升,让他的才华充分展示出来。由于工作表现突出,20**年*月王圣镈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20**年被任命为该院急诊科主任。王圣镈同志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政治敏锐性,自任急诊科主任的十几年来,通过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以新时期党员先进性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急诊科是医院中急危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工作具有急、重、繁、乱、杂等特点。除了急危重症患者外,急诊科还要处置突发事件受伤人员,是抢救生命的第一线,实行24小时值班。一旦出现危及生命的患者和意外伤害事件时,急诊科人员第一时间就要投入战斗。行内人都知道,医生累,急诊科医生更累,因为它的性质就是急,生命往往就在一瞬间,抢救生命是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病人的需要就是无声的命令,在突发事件面前,他总冲锋在前,临危不乱,处置有方。同志们都说:王主任的工作常态就是24小时绷紧神经,睡觉时把手机开最大音量放枕边,一有抢救任务,无论何时随叫随到,风雨无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王圣镈同志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力求率先垂范,发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急诊科的患者病情急,患者及家属心情迫切,希望到医院后治疗马见效。这时候医患之间沟通显得十分重要。在科第1页共7页室的管理,王圣镈注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同时强化医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他说,医务人员要换位思考,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要把病人当作亲人,沟通时语速放慢、语调平和,对病人及家属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关爱,最大程度地得到患者的信任、理解与支持。王圣镈常常注意与其他医生沟通方式,发现问题后予以指出,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他积极推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多为患者考虑,尽量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疗效。王圣镈主任一贯以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他以率下,树立良好的医德。对于患者的红包、吃请,他都婉言谢绝。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医护人员团结协作,和谐共处,大家亲如兄弟姐妹。有高兴的事,大家共同分享;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互相帮助。虽然苦点累点,但工作从不含糊。有这么好的一个急救团队,我很自豪,王圣镈常言。2019年*月,出车接诊回来了一位突发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当时是早晨6点多钟,大家都是刚要起床班的时候,王主任接到科室电话有急重症病人,他二话不说,披外套就匆匆出门。到科室立即展开抢救、持续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持续抢救了6个多小时,病人在这期间,心跳呼吸总是在暂停――恢复――暂停――恢复,这样反复发生,王主任一直坚守在病人旁边,直至安全送级医院。2020年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武汉爆发,并迅速在全国蔓延。疫情的开始,首当其冲的是急诊科,急诊科医师偏少,人员相对不足,还承担医院预检分诊和体温检测站的功能。在困难面前,王圣镈作为科室主任,一名急诊科医生,一名共产党员,他不等不靠,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他常常以院为家,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全力保障科室正常运转。他没有固定休息时间,大多数呆在医院里处理事务,手机不离身,出诊电话一听到武汉、与确诊者同班次飞机、车次、等内容,他就绷紧神经,一遇到危重病人急诊抢救,他就往医院跑,随传随到,风雨无阻。疫情发生以来,参加疫情专题会议8次,参加新型冠状病毒专家讨论会10余次,针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科学的建议。第2页共7页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第二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新冠肺炎狙击战中,基层党员干部也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