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天台山导游词天台山导游词作为一名可靠的导游人员,通常须要打算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那么导游词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天台山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天台山导游词1天台山是闻名的巡游胜地,早在南北朝时代就名闻国内外。历代第1页共49页不少闻名诗人写下了许多赞美天台山景色的诗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即有具体描叙天台山风景,赞美天台山景色的篇章游天台山日记。天台山还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坐落在天台山麓的规模宏大的国清寺,被认为是天台宗的祖寺。而天台山的胜迹,也主要集中于国清寺旁边,称为国清风景区。国清寺是一座拥有19600平方米面积,600多间屋宇的大型建筑群,它以四条纵轴为主体,其中包括四殿(弥勒佛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五楼(钟楼、鼓楼、方丈楼、近塔楼、藏经楼),四堂(妙法堂、安养堂、斋堂、客堂),二亭(梅亭、清心亭),一室(文物室),成为我国最完整的大型第2页共49页寺院之一。国清寺的文物室珍藏着两千多件文物,其中有的很宝贵。唐代以后,国清寺屡有兴废,现在的建筑为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佛像是用青铜铸成的,重达13吨;其左右两旁分坐着的十八罗汉,是用楠木雕成,外贴真金。佛像后面的慈航普渡壁画,非常精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大雄宝殿左侧有一座梅亭,亭前花坛植有老梅一株,苍老挺立,传为天台宗五祖手栽,俗称隋梅。这也许是我国现存最老的一棵梅树了。解放前,因照料不周,隋梅曾数度枯萎;解放后,经过细心照料,隋梅转青,当花开时,疏枝横空,暗香浮动。在国清寺外,有一行遗迹和寒拾亭、第3页共49页丰干桥。一行禅师是唐代高僧,佛教密宗的传法大师和佛经的翻译家并在天文学和历学上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寒拾亭是后人为纪念唐代两位诗僧寒山和拾得而建立的。丰干桥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是为纪念诗僧丰干而命名的。天台山主峰华顶,海拔1138米,是看日出的好地方。石梁是天台山的一个重要的巡游点,在国清寺东北方。这里,两山门立,山腰间一块巨石横空,连接两山,因这巨石颇似屋梁,故称石梁,长约2丈,最狭处不过五六寸,最宽处约1.5尺,梁下有一飞瀑直泻深谷。如从石梁上通过,非常惊险。1200多年前,唐代高僧鉴真和沿东渡第4页共49页日本时,曾朝拜国清寺,并拜国清寺住持为师,赴日时带去国清寺的大量经典。唐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高僧最澄大师来国清寺取经,回国后选择了与天台山风光相像的比睿山兴建一座仿拟国清寺的延历寺,大兴天台宗教义。从今称该山为日本天台山,该寺为日本国清寺日本天台宗称天台国清寺为祖庭。最澄大师还把天台山的荼叶引种到日本。最澄以后,日本很多佛学大师也相继来天台山求法。近二十多年来,日本佛教界人士曾多次来天台山国清寺进行友好访问。天台山导游词2第5页共49页在经验了历史的洗礼后,天台风光照旧山灵水秀,管理和服务日臻完善,。它不仅完整地传承了长达两千多年的精神遗产,还吸取了更为广袤丰厚的外来思想与文化基因。1994年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被评为国家AA_旅游区,2022年胜利申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天台山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山奇、石怪、水美、林幽”是天台山的真实写照。水是天台山之灵魂,“山有多高,水有多高”,金龙河自天台山顶蜿蜒而下,形成长滩、叠溪、瀑布、海子……诸多景物又依水幻化,向世人展示出第6页共49页一幅“九十里长河八百川,九千颗怪石两千峰”的中国山水画长卷。天台山独特的向斜地形,造就了景区罕见的高山长河地貌,古木参天绿油油的香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由于天台山景区所处的特别地理位置(邛崃山脉),景区几乎毫发无伤,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高山玩水”是天台山特色旅游品牌,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彰显了天台山“高山流水”的浪漫情怀。天台山的十里香草沟在亲水指数在川内景区屈指可数:换上草鞋,坐上竹筏划过忘忧海,便进入了自然的香草沟中溪水从山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