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足石刻导游词大足石刻导游词大足石刻位于中国直辖市重庆大足区境内,距重庆主城九区167公里,有74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大足石刻的导游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篇:大足石刻导游词大家好!今日就由我带着你们去去游。它是重庆目前唯一的世界第1页共12页文化遗产,现存唐宋摩岩造像万余尊,与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四大着名石刻相对,大足石刻不仅保存完好,艺术精湛,而且达到了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在参观前,我们先相识大足这个地方。四川的大足是石刻之乡。全县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多个。它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造像集中,技艺精湛,表现;神的人化,人的神化;的特点,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其中最着名、规模最大的有两处,一处叫宝顶山,一处叫北山。据说,北山的石刻造像近万。这些石刻像的特点是刻工精细,形第2页共12页象生动,其中最精彩的是几座观音、文殊和普贤的造像。惋惜,时间太短,我们没有前往。大家跟我往前走,去参观宝顶山的石刻。看,这就是宝顶山的石刻。它是我国石窟艺术中罕见的。在风格上和北山很不相同。这里的刻像,大都是用一组一组的雕像来连续表达一个或几个不同内容的佛经故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行先让我们看看充溢农村生活情趣的牧歌式的石刻《牧牛道场》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它所表现的是牧童驯牛的全过程。你一幅一幅看,一看就明白意思的。牛的犟劲和牧童在驯服牛后的闲情逸致的神第3页共12页情都刻画得特别真实、生动。下面,我们再看看另一组。这叫《父母恩重经变像》的石刻。它把父母哺育儿女的过程,从怀孕、临产、哺乳到儿女长大成人,婚嫁离别等,分别用十一组雕像来表现。每一组表现一个主题,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刻画得相当生动、细腻,并都刻有文字说明。我们观看这里的石刻,仿佛在观赏古代的连环图画。你们有这个感觉吗?哈哈,小挚友都点头了!大家慢走,要上台阶了,留意平安。大家再看看这组啊!这《释迦降生图》是颇好玩味的。释迦降生后,半身端坐于石盆内,旁边有第4页共12页两个力士手扶石盆。上面雕有九条龙的龙头,正中的龙头口中吐水洗濯太子,名为;九龙浴太子;。水从何来?原来在这片崖壁上有一水池,依据这种地形是不适于崖刻的,因为日久天长会把崖壁浸蚀。但是精明的古代石匠,奇妙地利用雕刻把水池积水从龙头排走,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这种匠心独运,不能不使人感到敬佩吧?此外,里面还有的故事也很有教益,如:酗酒有罪,劝酒更有罪会做事的人听大事,不听小事,看大事不看小事等等。你们看了肯定收益匪浅的!我就讲解到这里了,请大家自由参观,也请大家留意爱护文物和保持环境卫生。第5页共12页其次篇:大足石刻导游词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后,分别于公元5世纪和7世纪前后(魏晋至盛唐时期),在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8世纪中叶(唐天宝之后)走向衰落。于此续绝之际,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持续了400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后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例证。第6页共12页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简称;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晚唐景福元年至南宋淳佑十二年)最为壮美辉煌的一页。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认为符合下列三条标准:第一,大足石刻是天才的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其次,佛教、道教、儒教造像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和风土人情;第三,大足石刻的造型艺术和宗教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兴盛于公元9第7页共12页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五山;摩崖造像以规模宏大,雕刻精致,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