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数据(卫星数据(IPIP)广播接收)广播接收系统原理和应用系统原理和应用广西大学信息网络中心王世辉目录目录第一章卫星通信基础知识第二章DVB-S技术及其教学应用第三章卫星接收天线安装和调试第四章卫星数字接收机的使用第五章卫星数据接收卡的使用第六章远教IP数据接收软件的使用第七章流媒体节目的接收与播放第一章卫星通信基础知识第一章卫星通信基础知识本章教学目标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了解卫星通信频段及其特点了解同步通信卫星基本常识了解IP数据广播技术和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系统初步掌握卫星教学站点建设的技术方案与主要功能第一节电磁波常识第一节电磁波常识一、电磁波二、电磁波的频率、波长三、波段与频道四、极化方式五、Ku波段卫星通信波段及其特点六、同步通信卫星简介电磁波的分类电磁波的分类无线电波300GHz(1GHz=109Hz)以下红外线3×1011Hz-4×1014Hz可见光3.84×1014HZ-7.69×1014Hz紫外线8×1014Hz-3×1017HzX射线3×1017Hz-5×1019Hz图2-2第二节卫星第二节卫星IPIP数据广播技术简数据广播技术简介介一、卫星数据广播技术概述二、卫星数字广播常用术语1.上行频率,指发射站把信号发射到卫星上用的频率,由于信号是由地面向上发射,所以叫上行频率2.转发器,指卫星上用于接收地面发射来的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放大,再以另一个频率向地面进行发射的设备。3.下行频率:指卫星向地面发射信号所使用的频率4.符号率:卫星节目的符号率,指数据传输的速率,与信号的比特率及信道参数有关,单位为MB/S。,5.MPEG-2:是一种动态音、视频信号的压缩传输标准(MovingPicturesExpertsGroup),它分为音频、视频,传输标准等多种形式。6.DVB:DVB(Digitalvideobroadcasting)指数字视频广播,DVB-S数据广播-卫星方式DVB-C数据广播-闭路方式DVB-T数据广播-地面微波中继方式7.纠错方式:FECEP前向纠错码方式,8.本振频率:对C波段卫星接收机的LNB本振频率一般为5150MHz,而Ku频段高频头的本振频率各不相同,常用的高频头的本振频率为11250或11300,9.DiSEqC:英文为DigitalSatelliteEquipmentControl,直译为:“数字卫星设备控制”,10.PID码:PID码是英文PacketIdentifier简称,是包识别码的意思。第三节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第三节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简介体传输网简介一、鑫诺一号卫星二、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三、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近期节目安排村村通远程教育村村通远程教育6A转发器下行频率12620鑫诺一号卫星转发器结构示意图复用器第二章第二章DVB-SDVB-S技术及其教学技术及其教学应用应用本章教学目标了解DVB-S技术的基本特点和优势初步掌握卫星教学站点的技术方案、系统组成和基本功能了解Ku波段卫星数据接收天线的工作原理、类型及其性能特点了解卫星数据接收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类型及其性能特点了解卫星数据接收卡的基本工作原理、类型及其性能特点第一节外交互式卫星数据通第一节外交互式卫星数据通信技术简介信技术简介一、DVB-S技术二、常用外交互方式1.拨号上网方式(PSTN)2.一线通方式(ISDN)3.超级一线通方式(ADSL)ISDNISDN的特点的特点在各用户终端之间实现以64Kbps速率为基础的端到端的传输ISDN能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用来承载包括话音和非话音在内的各种通信业务客户能够通过有限的一组多用途用户/网络接口标准接入lSDNISDN能与现有电话网、分组网实现互通ISDN采用两种标准的用户/网络接口ADSLADSL的特点的特点可直接利用现有用户电话线,无须另铺电缆,节省投资渗入能力强,接入快,适合于集中与分散的用户能为用户提供上、下行不对称的传输带宽采用点对点的拓扑结构,用户可独享高带宽可广泛用于视频业务及高速INTERNET等数据的接入第二节卫星教学站点设计第二节卫星教学站点设计1.系统设计与功能*接收卫星数据广播*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连通因特网•教务和教学的办公应用2.设备组成每个收视点由卫星数字接收、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拨号上网等设备组成主要设备有:接收天线1套(含高频头),功分器1只,IP数据接收卡1块,PC计算机1台,卫星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