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家乡增辉河南——河南地方史复习专题复习范围:河南地方史专题复习目标:1、找出并识记关于河南地方史的考点。2、学会对河南的历史名人,名胜古迹及文物等进行归纳整理。3、弘扬河南文化,为中原崛起做贡献。中考地位:多在中考试卷第21题出现,和世界古代史相结合,分值3分左右。复习重点:河南地方史考点的识记和运用复习难点:如何保护河南的文化遗产复习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专题复习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复习过程:环节一、导入(设计意图:中国历史五千年看河南,说明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此导入易增强学生自豪感,激发复习兴趣)提问:有人说中国历史三十年看深圳,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京,两千年看西安,猜一下五千年看哪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五千年看河南,说明我们的家乡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有三千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前省委书记徐光春曾这样说过“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形象地概括和评价了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什么河南历史文化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本节课我们就会找到答案。环节二、大屏幕出示复习目标和本专题在中考中的地位(设计意图:明确目标,有的放矢)环节三、学生活动——“河南历史知多少”有奖知识抢答赛(意图:知识点的复习容易枯燥,采用知识抢答这种形式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规则:1、全班学生分为六大组,两分钟时间每组准备好自己的预习作业(课下搜集有关河南的历史文化名人、遗址、古都、纪念地)。2、当老师发出“开始”的口令时,各组开始抢答,每次限定一名同学说出一个正确的考点计一分;名不见经传的即名气不大的考点不计分;重复的不计分,错误的扣一分。得分最高的组为优胜组,发放奖品。3、时间:五分钟环节四、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教师从知识方法两方面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突破难点,学生从更深层次把握本专题考点)老师帮助学生把河南地方史的考点用分类的方法进行整理,大屏幕展示。更直观、全面、深层次的把握知识点。知识点:1、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2000.11);殷墟(2006.7);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010.8);大运河和丝绸之路(2014.6)2、重要历史文物司母戊鼎;甲骨文;《清明上河图》3、历史文化名人“人文初祖”——黄帝思想:老子、庄子、墨子、韩非;文学:杜甫、白居易;医学:“医圣”张仲景;绘画:“画圣”吴道子;外交:玄奘科技:张衡抗金名将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4、古都遗址1)、安阳:殷墟、甲骨文、司母戊鼎、文字博物馆2)、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3)、开封:龙亭、相国寺、铁塔4)、郑州:商城遗址、大河村遗址、5、红色纪念地1)、淮海战役中陈官庄战役(在今河南商丘永城)2)、二七纪念塔(郑州)3)、焦裕禄陵园(开封兰考)4)、郑州碧沙岗公园(1928年冯玉祥为纪念北伐阵亡将士而建立的陵园)5)、社会主义建设代表成就:红旗渠、小浪底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小组讨论:1、了解考点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河南的历史文化?2、“申遗”工作称得上是一项复杂、漫长而又浩大的工程,我们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申遗呢?3、作为青少年,我们如何保护河南的文化遗产?请你设计两种适合中学生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活动形式?环节五、请你欣赏(设计意图:张弛有度是教育规律,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有利于学习效益达到最大化)伴随婉转空灵的《诗画册》背景音乐,大屏幕连续播放本节课重点考点图片,学生欣赏回味,深化感悟。环节六、小结(设计意图:历史联系现实,提高认识深化主题,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同学们,忆往昔,河南这片热土,孕育了如此多独领风骚的名人大家,留下了如此多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我们由衷的骄傲;看今朝,和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作为一个河南人,肩上有着沉甸甸的责任,时代给予了我们良好的契机,让我们乘着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东风,拿出实际行动,从我做起,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爱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