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教学设计欣赏课教学目标:1、聆听《海霞组曲》---《丰收》,感受乐曲所表现的热烈奔放和优美如歌的音乐情绪,从而体会到劳动人们辛勤劳作之后满载而归的喜悦。2、运用舞蹈、歌唱的方式体验熟记音乐主题,通过分段对比聆听,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帮助学生能听辨并记忆乐曲A段B段主题;,引导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分析理解音乐。3、学生能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特点、音乐情绪及发展变化,了解乐曲的音乐结构、演奏形式、乐器等相关知识。教材分析:乐曲《丰收》是管弦乐《海霞组曲》中的一首乐曲,乐曲突出了欢快喜庆的气氛,整曲充满舞蹈性的节奏动感而愉悦人心。曲式结构采用了两首风格不同的舞蹈旋律加以组合,前首情绪热烈而奔放,而后一首情绪优美如歌。教学重点:感受乐曲主题的发展变化,记忆乐曲主题,体会不同主题所表现的热烈奔放和优美如歌的音乐情绪。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感受作品音乐主题的发展变化,感知力度、速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有一定的想象力,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所以应选择不同的聆听形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欣赏活动中将聆听与感受、表演相结合,突出实践,以音乐为本、让学生在音乐实践的活动中感受音乐的美,得到想关的音乐知识。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师生问好: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乌龙泉小学的方老师,今天由我来与大家度过一堂愉快的音乐课。1、舞蹈导入师:在今天这节音乐课中,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三段舞蹈,你能分别说一说方老师跳的是哪三个民族的舞蹈吗?2、简单介绍民族舞蹈,出示民族舞蹈动作图片。3、介绍汉族秧歌舞,出示道具红绸,并示范秧歌舞师:你们知道你们自己是什么民族的吗?方老师相信我们班上大多数的同学都是汉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汉族舞的美吧!汉族舞也分很多舞种,刚才方老师跳的就汉族舞中的一种秧歌舞。今天方老师还带来了跳秧歌舞的重要道具-----红绸,下面就让方老师再给你们跳一段秧歌舞吧(开课导入时展示的汉族舞就用红绸跳。多给学生熟悉主题A和红绸舞的机会,便于后面的听辨与表演。)4、学习舞蹈师:相信同学们一定很想学学这段秧歌舞,现在就请同学们全体起立跟老师一起学学吧。5、请生合音乐跳,6、请跳的好的同学上台展示(达标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舞蹈过程中初步感受乐曲主题)二、新授部分1、感受A段主题情绪师:刚才我们的这段舞蹈,带给你什么样的情绪?那你们感受到舞蹈的音乐是热情奔放的?还是优美如歌的?2、揭题师: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在什么时候会跳起这样热情奔放的舞蹈呢?师:同学们说的都没错,在人们高兴、欢庆的日子里,人们就会用舞蹈表达心中的喜悦。现在就请同学们看这几幅照片,看看人们现在正在高兴什么呢?(出示丰收、舞蹈的图片)师:同学们观察能力真强,今天就请同学跟着方老师也一起来感受丰收带给我们的快乐吧。2、完整聆听第一部分,听辨主题旋律A出现几次?师:刚才我们舞蹈的那段音乐就是《丰收》中的一小段,下面就请同学们听老师接下来播放的这段音乐,听听我们刚才舞蹈的音乐在这段音乐中出现了几次?3、听主题旋律力度的变化师:这个主题出现了三次,每次带给你的听觉体验是一样的还是有变化的?如果有变化是怎么变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关注主题重复时力度的有变化。体会哪一遍强?哪一遍弱?(请生贴出强弱)4、请生依照力度的变化做律动师:如果是小男孩与小女孩来跳舞,你觉得谁来跳力度强的一段?谁来跳力度弱的一段?(请男女生分组表演红绸舞)强(男生跳)---弱(女生跳)----强(男生跳)5.了解演奏形式师:同学们的音乐感受力真好,刚才那段主题音乐不仅通过力度强弱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重复时的对比性,它还通过演奏乐器的变化更突出了音乐强弱的对比。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段乐曲的演奏形式吧。师:这首乐曲《丰收》其实是一首管弦乐作品,管弦乐就是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等其它不同乐器一起演奏的乐曲。咱们听的是其中的一个片段,这段主题旋律三次重复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强弱的变化,(你们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吗?)这是因为音乐演奏方式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