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季节性干旱是否由水电开发造成???现代农业工程学院农业水土工程后小霞2012214023目录一.西南干旱的现状与原因二.我国水资源储存和分布情况三.我国水电开发的现状与利弊四.水库对西南干旱的影响五.西南干旱的解决方法一.西南干旱的现状与原因1.西南干旱的现状连续4年云南的大旱,被归结为“百年一遇”的大旱,虽然目前并没有资料显示百年前云南有过如此严重的大旱。不过,可以确信的是,今天的云南,已经完全不是百年前的那个云南了。云南的整个生态环境,已经被完完全全的改变了!!!2.西南干旱的原因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在东南信风的作用下,南半球太平洋大范围内海水被风吹起,向西北方向流动,致使澳大利亚附近洋面比南美洲西部洋面水位高出大约50厘米。当这种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后,海水就会向相反方向流动,即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动。反方向流动的这一洋流是一股暖流,即厄尔尼诺暖流,其尽头为南美西海岸。受其影响,南美西海岸的冷水区变成了暖水区,该区域降水量也大大增加。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大范围内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由于海温的异常增高,导致海洋上空大气层气温升高,破坏了大气环流原来正常的热量、水汽等分布的动态平衡。这一海气变化往往伴随着出现全球范围的灾害性天气:冷热失去均衡,该天晴的地方洪涝成灾,该下雨的地方却烈日炎炎。一般来说,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降雨量会大大增加,造成洪涝灾害,而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太平洋西部地区则干旱无雨。一、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二、通过分析广西上空大气结构,专家发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台湾岛至中南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长3000多公里、宽度跨越4个纬度的巨型高压坝。造成此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造成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自从2009年8月以来就几乎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极端干旱。三、秋冬季节降雨减少伴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二氧化碳排放增多,造成陆地海洋间温差减小,海洋季风登陆动力减弱,海洋上的水汽无力与北下的冷空气汇合,难以形成降雨。四、当地的纬度位置(即接收太阳光热的多少)和地表的形态【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植被的分布,水流和水面面积的多少。这些也称为“大气层下垫面”。在正常情况下,各地的气象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季节分明。例如,中纬度地区每年四季分明。低纬度热带地区每年分为旱季和雨季。正是因为这些气象变化都有规律,所以才能形成各地不同的生态环境。一旦气象出现紊乱,失去了正常的规律,必然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如果是全球气候变暖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应该是全球性的的气候紊乱。近些年中国西南地区大气层下垫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因为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搞了大规模植树造林经济活动,将原来的植被烧掉砍掉,改为栽植一种速生的桉树,据说这是一种外来物种,它生长的地方,其他植物都难以存活。还有新开发的矿山,新建的工厂、城镇等等。这些变化势必显著改变西南地区的原来的大气层下垫面形态结构和温度分布。再看西南地区的地形地质情况:我们知道,中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呈三个台阶分布,西南地区属于第二台阶,地形是山地高原和盆地,四川西南和云南地质结构复杂,活动断裂十分发育,地震频繁。表明地球内部的热能在此处集聚较多。再加上近些年该地兴建了不少大中型水库和高水坝,势必加快水向岩层断裂处渗透的速度,当水渗透到地层较深的地方时,必然产生气化膨胀作用,引发岩层更多更大的断裂,这就加快了地热的散发,势必造成西南地区地表温度的上升,从而改变西南地区的气候。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多溶洞、暗河,不利于水的贮藏春季气候干旱,空气中水汽含量小,固体凝结核不足,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