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周理解性默写教师版《虞美人》理解性默写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将“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春花秋月何时了。4.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3.《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4.《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5.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6.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7..《<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鱼我所欲也》名句理解性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主旨、观点是:舍生取义。2.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7.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8.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10.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11.“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12.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失其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