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时代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学生对好老师的呼唤也越来越强烈了,做一个老师难,做一个好老师更难,但作为一名老师,我力争要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开学伊始,我开了一个主题班会,题目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想听一听学生的心声,一时间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踊跃发言的热情出乎我的意料我沉静地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后来,我总结出,在学生的心目中,好老师的形象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与他们平等交流,老师应该是有童真的,老师应该毫不吝惜地播洒爱的阳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面对学生的天真而不失理性的渴望,我的心弦被拨动了,从那次开始,做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的理想更加明确了,意志更坚定了。坐在学生中间真好。又到了晚自习的时间,我习惯性的准备在教室里坐下来看点书,这时,我发现讲台下面的凳子不见了,就准备趴在讲桌上看。“老师坐这吧。”刚看几行,从教室的一角传来轻轻的一声,我寻声望去,原来是班上的一个玩劣生,他平时在班里较活跃,经常身不由己地影响课堂纪律,科任老师们对他的违纪情况曾向我反映过多次。只见他眼睛张望着大家,他偷偷瞅一瞅我。“行,我就坐你旁边,那今后咱们就是同桌了。”我有点激动地笑着对他说。他把身子向旁边挪了挪,有点腼腆地冲我一笑,紧接着就埋头看书了。这一节课,教室里格外安静,我的“同桌”也一反过去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的常态,聚精会神地读完了十几页的英语课外阅读资料。课间,他还主动地问了我几个问题,虽然问的很简单,但我特别耐心地进行了解答,这对于他来说,可是从来没有的啊。下课后,同学们围住了我,纷纷提出下次自习课要我坐在他们的身边:“老师,你也做我同桌吧!”“老师,下次你坐我旁边吧。”那次以后,我的同桌好像得到了什么力量,课堂上表现好了,各科成绩进步很大,在同学中的印象也好了。由此,我不禁想起了与黄丽同学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的经历。小伟是一个很懂事的学生,但在他的眉宇之间似乎总有一种淡淡的忧愁,似乎很不开心却又显得又很成熟。他不愿和谁交往,更不用说与老师交流,成绩总是没什么起色,这种情况,让我惴惴不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于是,我不动声色,留心着他的言谈举止,并详细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原来,他父母双双年老体弱,家庭非常困窘,懂事的他敏感、自尊,这让他变得更加孤僻起来。我的心颤抖了,一个幼小的心灵不应过早地承受生活的心酸与窘困啊。我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动情地对她说“孩子,穷不是你的错”。但他却对我说:“老师,我知道,穷不是我的错,也不是我爸妈的错,但我要承担,我想辍学,帮帮爸爸妈妈。”噢,好懂事的孩子啊!那天,我和他一起到了他家,他母亲的热情的目光中透出一种忧愁,感到有点意外的母亲用袖子擦了一下凳子让我坐下。看到小伟站在身边有点拘束,我连忙拉着他坐在我的身边,用手揽着他的肩头。与小伟母亲的谈话是一次艰难的谈话。小伟坐在我的身边一直搓着手,眼光扑闪扑闪的很亮很亮。我对他母亲说:“我知道你们家很困难,但再困难也不能让孩子放下书包而帮你们背起生活的包袱,他今天如果用爱心帮你们担起贫穷的担子,那他今后就会一生用愚昧为自己背负生活的重负。你们让他继续读书吧,我会帮他的!”这次和他母亲交谈后,我发现小伟开朗了许多,与同学们的关系也融洽了,孩子显得很轻松,很幸福。后来,小伟告诉我,当时和我坐在一起,听着我那恳切的话语,心里的阴霾都散了,心里好轻松,听到他如此说,我的心轻轻颤了一下,与学生坐在一起真好!爱是一种责任。作为班主任,我对学生、对工作始终保持着母亲一般的爱无论刮风下雨,寒来暑往,总是一早就到班对学生进行晨谈辅导,而且我深知,我的命运已将自己与讲台、学生紧紧连在了一起,我别无选择,我感到自己的责任很重。在工作的这么多年中,我一直感觉到,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责任。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对学生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莫过于“做一个有责任的人”。也许,在孩子们的心里,有责任感似乎显得有些深奥,但付诸行动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该做的事是无所不在的。孩子们因偷懒作业没能完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