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信息检索InformationInformationRetrievalRetrieval主讲人:任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安排•目的:使大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以顺利完成其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同时,促进大学生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等方面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使大学生信息素质有所提高,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基础知识——介绍一些相关概念、基础理论及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2)各类信息资源检索——以网络信息资源及网络数据库为主,事实、数据检索和特种文献为辅,介绍常用网站、国内著名数据库资源及其检索方法,安排学生上机检索并独立完成检索作业,上交检索报告;(3)信息检索的实际应用——科技论文写作、科技查新、信息检索案例。授课计划授课计划第一章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第二章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第三章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第四章常用中文数据库检索第五章事实、数据检索第六章特种文献检索第七章科技论文写作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学习方法:理论+实践+自学理论课6次,上机实习3次2成绩评定:平时:10%(作业+出勤)实验:20%(上机实习)期末:70%(开卷考试)3教材说明:现代信息检索与利用/张秀红,郑益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G252.7/G354.4G252.7/G354.4))1.许征尼.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012.潘燕桃.信息检索通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郭玉强,付先华,周和玉.现代信息检索与利用[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4.赵静.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朱静芳.现代信息检索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曹志梅,范亚芳,蒲筱哥.信息检索问题集萃与实用案例[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7.隋莉萍.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周元兴.Google入门与实例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绪论信息素质与信息素质教育11、信息素质、信息素质•信息素质:又称为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素质:又称为信息素养,主要包括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知知识层面识层面))、、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意识层面意识层面))和和信息技能信息技能((技术技术层面层面)3)3个方面。个方面。----------保罗保罗..泽考斯泽考斯基,基,19741974年年最有影响的阐述:最有影响的阐述:•一个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能够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式,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1992年美国学者Christina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信息素质包括信息获取的意识,评价、判断信息信息素质包括信息获取的意识,评价、判断信息的能力,查找、收集、组织信息的能力以及信息的能力,查找、收集、组织信息的能力以及信息决策和处理的能力决策和处理的能力。。22、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是指为启发人的信息意识、提高人的信息素质教育:是指为启发人的信息意识、提高人的信息能力、提升人的信息道德水平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信息能力、提升人的信息道德水平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教育和培训活动。会教育和培训活动。•信息意识教育:信息意识教育:信息意识是指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和需求的能动反映,包括捕捉判断信息并及时抓住有用信息的敏感力。•信息能力教育:信息能力教育: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能力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培养人们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组织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信息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教育:就是培养人们在信息活动中要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提高自身的信息道德修养,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