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稻栽培学习要点VIP免费

水稻栽培学习要点_第1页
1/3
水稻栽培学习要点_第2页
2/3
水稻栽培学习要点_第3页
3/3
水稻栽培学习重点一.概念1、稻田的需水量:水稻生长期间,叶面蒸腾、株间蒸发和地下渗漏的水量合称稻田的需水量。2、水稻的“感温性”:在影响水稻可变营养生长期的环境因素中,主要是温度和日照时数。水稻是喜温作物,一定的高温可以提早幼穗分化,缩短营养生长期,低温则可以延迟幼穗分化,延长营养生长期。这种特性称为水稻的“感温性”。3、水稻的“感光性”:水稻又是短日照植物,短日照可以提早幼穗分化,缩短营养生长期;长日照则能延长幼穗分化,延长营养生长期,这种特性称为水稻的“感光性”。4、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性”:而在高温和短日照处理下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便是基本营养生长期,这种特性称为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性”。5、水稻的“三性”:水稻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合称为水稻的“三性”。6、抛秧稻:钵盘育苗后将水稻秧苗抛于本田,依靠自身生长功能而直立的栽培技术即为抛秧稻。二、填空1、水稻是世界上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的重要作物。我国稻作面积仅次于印度,但稻谷总产量居世界产稻国之首。2、栽培的水稻在植物学上属于禾本科(Gramineae)稻属(OryzaL.)。目前世界上稻属植物有20多个种,但栽培的只有两个种,即普通栽培稻(OryzasativaL.)和非洲栽培稻(OryzaglaberrimaSteud.)。3、我国的裁培稻种可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每个亚种各分为早、中稻和晚稻两个“群”。每个群又分为水稻和陆稻两个“型”。每个型再分为粘稻(秥稻)和糯稻两个“变种”及栽培品种。4、水稻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种皮,胚根突破谷壳,生产上称为(破胸)或(露白);当胚根与种子等长,胚芽长达种子长度的一半时,称(发芽)。5、水稻除吸收三要素外,吸收硅的数量也很大,故水稻有(硅酸植物)之称。6、水稻需水分为(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7、低温所引起的生理障碍叫(冷害)。在水稻的营养生长期遭受低温冷害,造成生育期显著延迟而导致减产的现象叫(延迟型冷害)。三.简答1、简述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关系一般认为,水稻高产品种往往品质欠佳,优质品种往往产量不高。但有研究表明:各产量构成因素与一些品质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每穗粒数与整精米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成粒率与垩白率、垩白面积、垩白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千粒重与整精米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经济产量与各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很小。生产上提高成粒率和增加每穗成粒数,可以使产量和米质在较高的水平上统一起来。2、肥沃的水稻士应具有哪些特征?应具有:适度的土壤渗漏,即多数肥沃的水稻士为爽水田,这种田具有适中的渗漏量,适度的还原化程度,通气爽水,保水保肥,良好的土体构造,即肥沃的水稻士具有深厚的耕作层,较为发育的犁底层,垂直节理明显的心士层和保水性较好的底士层。肥沃水稻士的适量有机质含量为20~40g/kg,全氮量为1.3~2.3g/kg,全磷和全钾量分别在1.0g/kg和15g/kg以上。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养分供应能力。3、提高稻田肥力有哪些途径?1)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建立完善的排灌渠系,防止水稻的明涝暗渍;2)施用有机肥料,为土壤提供养分,并可以促使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士质和耕性;3)合理耕作改土,调节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例,改善土体构造,使它既有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又有适度的透水性和及时释放肥料的能力;4)实行轮作倒茬,并在轮作中安排绿肥、豆类作物,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4、提高水稻移栽质量的措施?壮秧带土移栽,插适龄的秧苗,浅插不漏穴,不漂秧,植伤少,插植均匀,提高插秧质量,是使秧苗早返青、早分蘖,并使群体均衡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以手插秧为主。但机械插秧是发展方向。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机械插秧的面积会越来越大。四.论述1、水稻三性在生产中有何意义?水稻的“三性”指感温性、感光性与基本营养生长性。不同品种“三性”的强弱不同。品种生育期的长短是由“三性”的强弱决定的。1)栽培上的应用感温性强的早熟品种,迟播时温度高,生育期会大大缩短,营养生长量不足,容易出现早穗和小穗。为了夺取高产,应适时早播、早插,旱施肥、旱管理,促使早生快发,延长营养生长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水稻栽培学习要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