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课时)二东西干湿的差异二东西干湿的差异11、我国降水的总趋势是从、我国降水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向向____________________递减。递减。22、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少的是,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气候湿润程度的判断依据:.气候湿润程度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和和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的对比关系。气候湿润:降水量关系。气候湿润:降水量________________蒸发量;气候干燥:降水量蒸发量;气候干燥:降水量________________蒸发量。蒸发量。44.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我国.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气候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北部地区。北部地区。8004002001600⑴⑴、年降水、年降水量超过量超过16001600毫米的毫米的地区大多在地区大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降水最多的地其中降水最多的地方是方是______________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50降水量(毫米)160040050800200降水量(毫米)1600400800200火烧寮。火烧寮。火烧寮。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台湾火烧寮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50降水量(毫米)160040050800200降水量(毫米)1600400800200⑵⑵、、800800毫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米等降水量线通过______岭、岭、____河附近河附近至至__________高原东南边高原东南边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的______等温线大体是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一致的。秦秦淮淮青藏青藏0℃0℃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50降水量(毫米)160040050800200降水量(毫米)1600400800200⑶⑶、、400400毫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过______________岭、张家岭、张家口市、口市、________市、市、__________市市至喜马拉雅山脉东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缘。张家口。。大兴大兴安安兰州兰州拉萨拉萨张家口。。张家口。。。。。。。。。。。。。。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50降水量(毫米)160040050800200降水量(毫米)1600400800200⑷⑷、年降水量、年降水量200200毫米以下的地毫米以下的地区大多在区大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降水最少的其中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地方是西北内陆地区西北内陆地区托克逊。托克逊。托克逊。托克逊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50降水量(毫米)160040050800200降水量(毫米)1600400800200160080040020050160080040020050我国年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一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一线秦岭——淮河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年降水最多处在,最少处为。台湾火烧寮吐鲁番盆地托克逊这些民居反映了当地的降水有什么特点?1、我国降水是南____北____,东____西____。总趋势是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递减。2、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1、我国降水是南____北____,东____西____。总趋势是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递减。2、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多少多少东南沿海西北内陆台湾火烧寮吐鲁番托克逊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干湿地区的划分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气候湿润→气候干燥按照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______地区、_______地区、_______地区和______地区。按照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______地区、_______地区、_______地区和______地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荒漠草原森林、草原森林西东荒漠——草原——森林草原——森林西东荒漠——草原——森林草原——森林草原降水规律降水规律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________沿海向沿海向____________内陆递减内陆递减800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____________和和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