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__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没有增减,________没有变化。1.什么叫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3.有同学在做镁条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质量要重,该同学以为该实验与质量守恒定律矛盾,你的观点呢?不矛盾,反应物还有空气中的氧气,算上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质量是守恒的!4.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碳、氢氧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XY3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A.H2B.Cl2C.NaOHD.Na2SO4一.应用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守恒•二.应用质量守恒•5.现有m克氯酸钾和2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得到n克固体,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克。•6.现有a克A物质与b克B物质充分反应后,生成C物质,则生成C的质量为()A.等于(a+b)克B.小于(a+b)克C.大于(a+b)克D.不大于(a+b)克•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2Cu+O2=2CuO中,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A.Cu:3克O2:2克CuO:5克•B.Cu:2克O2:3克CuO:5克•C.Cu:1克O2:4克CuO:5克•D.Cu:4克O2:1克CuO:5克•8.已知反应:A+B=C+D中,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52﹕,若反应后生成C和D物质的质量为21克,则参加反应的A物质质量为克。•三.应用反应的质量比11.在反应:2X+Y2=2M中,已知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Y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克X与一定量Y完全反应后,生成4.4克R,则在此反应中Y与M的质量比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克镁和6克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质量为()A.12克B.10克C.24克D.16克2.某同学验证空气中含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的结论。已知钟罩内空气的体积为1.5升,则燃烧匙中所盛的红磷至少需多少克?(氧气的密度为1.429克/升)有关不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若用20克质量分数为的96%氯酸钾反应来制取,最多能制取多少氧气?2.现有10克含H2O2为34%的双氧水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求最多能制得氧气的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将a克KClO3和b克MnO2混合加热,使之完全反应,(1)若得到KCl为c克,则可制得O2质量为。(2)若得到剩余固体质量为c克,则可制得O2质量为。3)若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c克,则可制得O2质量为。•2.已知物质A和B可以直接化合生成C。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做A和B的化合反应的实验,充分反应后,每个人所用A、B的质量各不相同,但总质量均为9克,有关数据见下表,请填写表中的空格:甲乙丙丁A物质的质(g)246B物质的质(g)53C物质的质(g)37.53.将3.1克磷放在给定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中P、O2、P2O5的质量为。2)第一次为什么不生成6.1克五氧化二磷?3)第二、第三次各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把答案填写在表中空格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O2质量(克)346P2O5质量(克)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