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学生守则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特制定下列规则:1.实验按实验分组和排定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按要求写好预习报告。无预习报告者,不得做实验。2.实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迟到时间超过15分针按缺旷处理,无故缺旷不补课。因公、因病、因事缺课者,须由所在院、系出具证明,由指导老师安排补课。3.按编组与实验仪器编号对号做实验。实验前按仪器清单检查仪器,明确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后方能进行实验。爱护仪器,未经允许;不得动用其它仪器。仪器如有损坏,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进行登记,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如发现仪器丢失,追查当事人和实验班的责任,并作赔偿。4.进入实验室应保持安静,不准抽烟和随地吐痰。保持实验室清洁,做完实验后由同学轮流打扫实验室卫生。5.在实验室应服从实验室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指导,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注意安全,防止损坏仪器或发生人身事故。6.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由教师检查仪器情况。7.按实验大纲的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一:应变片的粘贴与使用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实验时间2017.10.13指导教师曹文泽成绩实验项目名称应变片的粘贴与使用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熟悉基本的大型试验仪器的名称及其使用方法,了解试验基本过程;学习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分类,常用电阻应变片的参数及品质的检查方法,初步掌握常用电阻片的粘贴技术,为下一步的电阻应变测量技术学习奠定基础。实验要求熟悉基本试验仪器,了解试验基本过程;掌握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技术。实验原理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制作的,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的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效应"。根据应变片具备的应变效应可测试相关结构体的应变值。实验仪器数字万用表、电烙铁、502胶水、环氧树脂、电阻应变片、接线端子、等强度梁、无线静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笔记本电脑、镊子、砂纸等。实验步骤1.电阻应变片的选择2.试件表面的处理3.测点定位4.应变片粘贴5.应变片粘贴完毕后的检查6.导线接入与固定7.接入静态电阻应变箱测试实验内容参观试验室,了解基本试验仪器;学习应变片的粘贴技术,防潮层的制作;静态应变仪的操作方法;选择1/4、1/2桥路测定等强度梁荷载作用下的数据对比分析。本实验特点是学生自主训练为主,集中讲授为辅,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电阻片的粘贴与使用。实验数据见附录实验总结2指导教师意见签名:年月日思考题1、简述粘贴电阻片的步骤,有那些注意事项?2、电阻片的焊接有什么要求?附表:应变测试结果模型1-简支梁模型测试模型测点试验次数砝码*1砝码*2砝码*3简支梁1第一次加载卸载第二次加载卸载第三次加载卸载平均值加载卸载2第一次加载卸载3第二次加载卸载第三次加载卸载平均值加载卸载3第一次加载卸载第二次加载卸载第三次加载卸载平均值加载卸载4第一次加载卸载第二次加载卸载第三次加载卸载平均值加载卸载5第一次加载卸载第二次加载卸载第三次加载卸载平均值加载卸载附表:应变测试结果模型2-扭转梁模型测试模型测点试验次数砝码*1砝码*2砝码*3扭转梁1第一次加载卸载第二次加载卸载第三次加载卸载平均值加载4卸载2第一次加载卸载第二次加载卸载第三次加载卸载平均值加载卸载3第一次加载卸载第二次加载卸载第三次加载卸载平均值加载卸载附表:应变测试结果模型3-等强度梁模型测试模型测点试验次数砝码*1砝码*2砝码*3等强度梁1第一次加载卸载第二次加载卸载第三次加载卸载平均值加载卸载实验二:结构动力特征测试试验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实验时间2016.10.20指导教师曹文泽成绩实验项目名称结构动力特征测试试验实验目的1.了解动力试验测量系统的组成及各种磁电式拾震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技术。2.学习用自由振动的强迫振动法测定结构的固有频率。53.分析记录曲线求解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周期,频率。实验要求了解动力试验测量系统的组成及各种磁电式拾震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