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销学习心得大力推进产销合作促进粮食顺畅流通中国食品产业网(2007年2月16日13:32)XX省粮食局副局长金辉XX省是粮食主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0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5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商品量达到539亿斤。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粮食产销合作、促进粮食顺畅流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从2000年开始,我省就开展了与主销区省市的粮食产销合作工作,6年来,我们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机制,企业运作”和“丰歉互相保障,同等条件优先”的原则,在国家粮食局的大力支持下,在销区兄弟省市的共同努力下,粮食产销合作取得显著效果,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内容不断丰富。目前,我省已经与京、津、沪、浙、苏、闽、滇、晋、陕、甘等10多个省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创双赢”的合作目标。2003年到2006年4年间,通过铁路运往省外粮食1556亿斤,平均每年近400亿斤。2006年,我省是全国粮食净调出的6个省份之首。不但使销区所需粮食有了可靠保障,而且使我省生产的粮食有了稳定的销路。为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粮食合理、有序、顺畅流通,稳定销区粮食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的主要做法:一、坚持把粮食产销合作做为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2000年,我们审时度势,积极给省政府当参谋,提出了“抓住机遇,抢占市场,与沿海主销区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的工作思路,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我省政府与XX省政府首开先河,签订了“关于促进两省粮食购销及经营合作的协议”。在以后的几年中,我省政府组成高层粮食考察团,走销区、看市场,协调解决产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产销区省市政府间基本形成了年度高层互访的良好局面,推动了产销合作的发第1页共6页展。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落实措施,积极推进。一是突出重点。近几年来,省局每年都把粮食产销合作作为必须抓好的重点工作任务,年初把产销合作工作任务逐级落实到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年终检查评比,把工作完成情况通报当地政府。同时,通过专题推进,典型引导,确保产销合作取得实效。二是落实方案。省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粮食产销合作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产销合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扎实稳步推进。三是恪守信誉。为了巩固和扩大粮食产销合作成果,我们把“信誉第一”作为工作原则。以诚招商,以信取胜。与主销区签定的协议和合同,如无不可抗力,必须保证履约。2003年3月,主销区粮食市场发生波动,粮源紧张,粮价上涨。我们顾全大局,坚决不涨价不抬价,不搞地区封锁,不囤积粮食,并主动为主销区积极提供优质粮源和优质服务。坚持做到24小时保质保量为销区发运粮食,最高日装车达到1600车,创历史最高纪录。及时补充了销区粮食库存,稳定了销区市场和粮食价格。“非典”期间,我省在杭州、宁波的大米生产线坚持24小时不停机加工生产,为稳定市场,稳定民心,发挥了积极作用。二、坚持打优质牌,走特色路我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水草丰美,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农业资源禀赋好,是发展绿色优质农业的天然宝地。近年来,为了满足经济发达地区人们买真货、吃精品、追求绿色健康的消费需求,我们充分利用我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突出做好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发展粮食“订单”。吸引省外企业来我省签合同,建基地。采取春订秋收、预付定金、依质论价、优质优价等方式,实行良种化种植、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推广“企业+农户”链条式发展格局。2006年,省外企业在我省签订了50多万亩的订单种植协议,省内有90多家购销企业实行了“订单”收购,“订单”面积达650多万亩。二是积极引导和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业。努力多生产质量好、销路好的绿色、优第2页共6页质粮食,确保粮油产品质量信得过、信誉有保证,让销区人民买得称心,吃着放心。目前,我省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