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社区李琳心得体会南社新南社部分社员事略[1]朱少屏朱少屏,原名葆康,字少屏,后以字行,别号天一、屏子,上海人,清光绪七年(1882年)生。幼时就读南洋中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旋赴日本留学。1905年,在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1906年冬,留日学生因反对清廷串通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在秋瑾、陈天华、姚鸿业等领导下纷纷回国,在沪组织中国公学。嗣因中国公学排斥江苏人,少屏与高旭乃别创健行公学于西门小菜场宁康里,与高旭(天梅)、柳弃疾(亚子)、陈陶遗、沈砺(道非)、陈去病(佩忍)等皆任讲师。健行公学实为中国同盟会江苏分会之外围组织。它吸收青年学生进行革命思想教育,以当时激进的革命读物《黄帝魂》为教材,同时还秘密发行在东京出版之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展同盟会会员(柳亚子即为少屏与高旭在其时介绍参加中国同盟会的)。健行公学在当时曾被誉为“第二爱国学社”。少屏还担任同盟会江苏分会秘密机关“夏寓”之坐办,主持机关部工作,并与柳亚子合办《铁笔报》、《复报》等刊物宣传民族革命,鼓吹推翻清廷。1906年秋,孙中山先生自海外归来途经上海,召见少屏、高旭、柳亚子于吴淞口外之海舶,共商革命大计。1906年底,湖南革命党人萍、浏、醴起义未成,被捕之李根发、廖子良供出“夏寓”乃同盟会之秘密机关部,于是两江总督端方指名要捕捉朱保康(“保”系“葆”之误笔),查禁《复报》,查封健行公学。少屏乃转入地下。时值于右任在沪,少屏乃协助于氏创办《民呼》、《民吁》、《民立》等报。《民呼报》出刊九十三期因宣传反清革命,遭清廷封闭。嗣将呼字去掉两点改名《民吁报》,于宣统元年八月二十日(1909年)创刊时,由少屏担任发行人,出至42期,又被上海道署照会租界会审公廨查封。时隔年余,又创《民立报》,乃取诸“立定脚跟,为民喉舌,继续呼吁”也。第1页共4页1907年冬,与柳亚子等酝酿组织南社,以集结革命知识分子,以诗文为武器,鼓吹民族革命,鼓吹推翻清廷腐败统治,与中山先生组织之武装起义相呼应。正如亚子先生所说:“我们发起南社,是想和中国同盟会做犄角的。”1909年11月13日南社终于在苏州虎丘之张东阳祠成立。其时,少屏又与美人密勒氏及伍廷芳、聂云台、李登辉等于上海组织英文《大陆报》,(chinapress)被举为五华董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起,少屏与同盟会中部总会负责人陈其美(英士)一起筹备上海起义,攻打江南制造局。11月初上海光复,协组沪军都督府。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应孙中山先生之邀赴南京襄组总统府,任秘书。未几,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之果实,孙中山先生依约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少屏乃回沪上。嗣又与叶楚伧、柳亚子创办《太平洋报》,组织中华民国全国报馆俱进会,被举为会长。旋任《生活日报》编辑。吴敬恒(稚晖)、章木良组《中华日报》,又被邀任事。民国五年(1916年),被举为环球中国学生会总干事。1918年孙中山先生应少屏之邀曾亲赴环球中国学生会发表演说,阐述“孙文学说”之要旨。此次演讲曾列举帝国主义列强欺侮我们,不以平等待我之实例,其中实例之一就是上海租界的公园门口高悬“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布告牌子。民国九年(1920年),少屏遍游欧美20余国,任《申报》驻欧记者凡四年,代表《申报》出席华盛顿太平洋会议、日内瓦国际联盟会。后又兼任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中华麻疯救济会董事兼名誉秘书、《中国评论周报》(thechinacritie,该刊系国人自办之唯一英文周刊)社总经理、XX省通志馆副馆长(正馆长为柳亚子)等职。民国廿六年(1937年)抗战军兴,与刘湛恩、林语堂等同组国际友谊社,联系各国传播媒介,出刊《回声》杂志(echo)向国际宣传日军暴行,为此触怒日寇,派遣特务在光天化日之下暗杀刘湛恩于静安寺路上,并向少屏居所投掷手榴弹以示恫吓。少屏乃出走香港暂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任驻菲律宾领事,于菲岛,少屏与总领事馆诸同仁于华侨中积极组织抗日救亡工作,并募集第2页共4页大宗金钱物资援助国内抗战。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月2日马尼拉陷落。日寇慑于华侨抗日激情,企图诱总领事馆官员投降以抚平华侨,并进一步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