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八佰电影观后感八佰电影观后感仔细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汲取新的思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八佰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八佰电影观后感1电影《八佰》取材于一九三七年淞沪会战的最终一役,讲解并描述了日军攻打上海时,“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抗日历史故事。第1页共9页事实上只有四百二十人参与了战斗,为了壮大声势,谢晋元副团长对外号称有八百人,此即“八百壮士”的由来,就是这“八百壮士”用才智和志气反抗日军四天四夜进攻的故事。随着一声警报声响起,一支来自民间的保安团的队伍从田地里走出,到达上海。这时狂风肆虐、暴雨如注,上海的闸北已经变成一片废墟。电影起先了,战斗也打响了。四行仓库的一边是富丽堂皇、声色霓虹的“天堂”租界,另一边是战火纷飞、一片狼藉的“地狱”战场,中间隔着苏州河,一座桥把两边连了起来。第2页共9页在战斗中,日军为了寻求突破口,在坦克的掩护下,舍命的挖掘墙洞,企图在墙内安装炸药把墙炸开进入四行仓库。战士们集中火力猛烈的向日军开火,还是无法让日军的坦克停止,四行仓库瞬间危在旦夕。陈树生发觉如此危急的境况,为了阻挡日军爆破墙壁,他把手榴弹绑在自己的身上,从楼上纵身一跃跳下与敌人同归于尽。“杀身成仁,儿所愿也。”这就是陈树生留给母亲的最终的话。后面的战士也奋不顾身的跳了下去,他们保卫了四行仓库的第一步入口处,他们用生命来保卫着四行仓库,为祖国而战。在租界的人们看到了一幕一幕英雄们英勇战斗的场面,被战士们第3页共9页的英勇、忠诚而折服,他们把家里的许多东西都送入四行仓库,药物食品等源源不断的送来。伴随着太阳从东方升起,一面崭新的.旗帜在四行仓库楼顶上矗立。勇士们耸立着,面对迎风飘扬的旗帜,敬着军礼。突然,日军的战斗机从南岸飞来,疯狂的向楼顶扫射,日军的目标就是想把旗帜打到,但是四行仓库的战士们拼死守住旗帜。前一排的战士倒下了,后一排的战士前仆后继,无论是生还是死他们紧紧地握住旗帜不放,要让旗帜矗立东方。旗帜就是军魂,旗帜就是民族的希望。电影结束了,电影院里传出哽咽的声音,包含着我的眼泪。第4页共9页“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八百壮士”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他们拼尽全力,英勇反抗。正是这种保家卫国的坚韧斗争,才有了我们今日的和平年头。我们是将来和平的守护者,更要牢记战乱纷飞的过去,和平来之不易。时刻提示自己,勿忘壮士,牢记英雄,勿忘历史,共铸和平。八佰电影观后感2看完《八佰》这部电影,斗争的炮火、硝烟和血腥以及爱国战士们熊熊燃烧的爱国之情,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佰》主要讲解并描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第5页共9页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面临沦陷。国民党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奉命坚守上海闸北,留守四行仓库。实际人数四百二十余人的队伍为壮声势而对外号称八百人,这便是片名《八佰》的来源。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斗争。“八百壮士”孤军奋战,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获令撤往英租界的动人故事。《八佰》中的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却一半天堂,一半地狱当河的这边斗争打响,血雨腥风之时,河的那边却还在打麻将,玩乐连物资也不舍得捐赠。甚至还有人荒唐地寻问着:“有人买望远镜吗第6页共9页可以把对面看得清晰一些。”由此我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缘由。当时的中国人麻木不仁,懦弱,没有一丝抗拒意识,以至于令人心寒和后怕。这与如今校内欺凌,车祸等事故发生之时,不少人袖手旁观,凑喧闹却不伸出援手有什么区分呢?但幸运的是当时的中华民族最终还是醒悟了起来,团结了起来,抗拒了起来。从最初的冷眼旁观,到后来举起了枪向敌人射击,河两岸的人民最终联合了起来,一同守护祖国疆土,着实令人感动。如今的我们也应向前辈们学习,勇于出手,敢于帮助。另一个让我感到震撼的场面是机枪连排队跳楼去炸厚钢板的场面第7页共9页一个个的烈士报上名字和家乡,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线,以血肉之躯去博取一丝成功的希望,怎不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