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余音绕梁味无穷——豹尾篇失误例文(结尾):树的呼唤几年之后,我和一些受伤严重的朋友们被劈成一块一块地运到了废料处理场,躺在臭气熏天的废品堆里,我不禁黯然泪下……几天后,我被一个小男孩儿捡回了家。最后他把我丢在火炉里,我的灵魂升上了天……升格佳作(结尾)几年之后,我和一些受伤严重的朋友们被劈成一块一块地运到了废料处理场,躺在臭气熏天的废品堆里,我不禁黯然泪下……几天后,我被一个小男孩儿捡回了家。最后他把我丢在火炉里,我的灵魂升上了天……俯首下望,大地上还有许多郁郁葱葱的树,我不禁为他们的命运担忧。但是,我会在天堂里为绿色祈祷,也为人类祈祷。评点:修改后的文章主题更加深刻,有着极强的穿透力。由于补充了百灵鸟的报信,以及同伴的对话和独特的心理体验,文章内容显得丰富多彩。文章通过一粒树种的成长经历,说明了森林锐减,环境恶化的现实。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运用童话的文体形式构思全文。角度新颖,视角独特,读来让人耳目一新。人们称好的文章的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精彩的结尾,既叫人回味无穷,又使人展开联想,受到启迪。常见的结尾点题的方法:一.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1:《我的叔叔于勒》结尾“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2:《藤野先生》结尾“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讲义……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二.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1《背影》开头写了“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结尾写道:“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2、《白杨礼赞》开头写“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结尾写“……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4、《紫藤萝瀑布》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2002年湖北荆州市中考满分作文《把梦想带给花季》:(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三.卒章显志式(篇末点题、画龙点睛)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1、《驿路梨花》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4、《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5、《“诚信”漂流记》的结尾:在回去的路上,时间老人指着落水的“快乐”“地位”“竞争”,意味深长地说道“没有诚信,快乐不长久,地位是虚假的,竞争也是必然要失败的。”6、《故乡》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8、峻青的《秋色赋》的结尾:我爱秋天,我爱我们这个时代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