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运动竞赛规则(修订稿)第一条定向运动的定义定向运动是运动员借助地形图和指北针,按规定的顺序独立地完成寻找若干个标绘在地图上的地面检查点并以最短的时间跑完全赛程的运动。第二条竞赛形式1.日间定向运动竞赛。首批运动员应在日出后1小时出发;最后一批运动员最迟应在日落前预计完成全赛程时间的1.5倍时刻出发。2.夜间定向运动竞赛。首批运动员应在日落后1小时出发;最后一批运动员最迟应在日出前预计完成全赛程时间的2倍时刻出发。第三条竞赛项目定向运动竞赛包括:定向越野竞赛、定向接力赛、定向自行车竞赛、定向划船赛,定向滑雪赛等。1.个人赛:运动员单个竞赛,成绩取决于个人技能。2.团体赛:运动员单个竞赛。运动队成绩为全队运动员个人成绩(时间、名次或得分)的总和,同时也可以计个人成绩。3.多日竞赛:在多日竞赛中,运动员的个人成绩是每日竞赛成绩(时间、名次或得分)的总和。4.接力赛:接力队须有3名或3名以上运动员,每名运动员象个人赛一样跑完一个赛程。5.小组赛:每组有2名或2名以上运动员,运动员一同或部分分散完成竞赛。第四条竞赛分组1.根据性别和年龄划分组别。女子组代号为(W);男子组代号为(M)。2.组别:按年龄段划分。女子组男子组W10-11M10-11W12-14M12一14W15-17M15一17W18-20M18-20W21一M21一W35一M35一W40一M40-W50-M50-W60一M60一3.运动员在同一场竞赛中,只能参加一个组别的比赛。4.同一年龄组因参赛人员过多,可以划分为相同标准的几个小组,代号为1、2、3等。如:M12-1(男子12至14岁1组),W15-3(女子15至17岁3组)。5.不同年龄组可以合并。如:W40-60(女子40至60岁);也可细分,如:M45(男子45至49岁)。高级组的代号为E,如:WEl8-205ME21一。6.小组赛的代号为G,如MG一12(男子12至14岁小组赛组)7.接力赛应列出每一赛段准许参加的年龄组。8.特殊情况下,W35-,M35-或更大年龄组的运动员可以参加比他们年轻的M21-、W21-年龄组比赛。第五条竞赛的参加者1.运动员凡符合竞赛规程要求的选手均可参加竞赛。运动员的义务和权利:(1)熟悉并遵守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规程及有关规定。(2)尊重裁判员、服从裁判、积极支持和协助大会工作。(3)在竞赛中有权向裁判员询问急待解决的问题。(4)有权通过领队或教练员对竞赛、裁判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2.领队领队是代表队的领导人,参加竞赛的单位应派领队一人(可由教练员或运动员兼任),其职责如下:(1)熟悉并要求代表队全体人员遵守竞赛规则、规程和各种规定。(2)负责运动员与主办者及组委会之间的联系,及时向本队传达组委会及裁判委员会等部门的通知和决议。(3)对竞赛和裁判工作的意见,应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提出。凡提出与成绩有关的意见,不得超过成绩公布后一小时。3.教练员参加竞赛的单位应派教练员(可由领队或运动员兼任)在技术上指导运动员,并协助领队工作。4.竞赛期间,运动员的安全问题由本人负责。运动员不得使用任何违禁药物,裁判委员会有权在赛前及赛后进行检查。5.运动员自备指北针、手表。禁止携带无线电台;步程计等其他辅助器材。6.运动员应佩带组委会分发的号码布,胸前、后背各带一个,号码布尺寸为20×24厘米,号码数字高度为12厘米。7.参加竞赛的人员应爱护竞赛场地设施,保护自然环境。第六条竞赛组织委员会竞赛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是竞赛的承办者。由主办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协商组成。1.竞赛组委会负责竞赛的组织领导工作。组委会应根据竞赛规则,保证竞赛的公正。2.竞赛组委会应根据有关规则、规定制定本次赛事的竞赛规程。3.竞赛组委会,最迟应在竞赛前2个月发出竞赛邀请书。竞赛邀请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竞赛名称、日期、形式和项目。(2)竞赛的主办单位及竞赛组织委员会成员。(3)竞赛组别、接力赛不同赛段允许的组别。(4)各年龄组的竞赛距离,接力赛各赛段的距离(准确到公里)。(5)地图比例尺、等高距。(6)参赛队的组成。(7)报名地址和截止日期。(8)报名费和其他费用的支付方式。(9)此次竞赛的规程。4.组委会:由主任、副主任及委员若干人组成。组委会下设技术组、裁判委员会、秘书组、后勤组,并任命总裁判一人。5.组委会负责与当地政府及比赛场地主管部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