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树叶画河北省三河市大罗村小学崔贺•实地观察,体验自然形态下的杨树叶。3月中旬观察到的杨树叶的形态,同学们把它命名为“杨树的花骨朵”,它的专业术语叫“芽尖”。形状:雄株的芽尖为锥型,往外翘。我们学校还有梧桐树、桃树柳树和,同学们又照了一些照片和杨树叶进行对比。梧桐树桃树柳树桃树和柳树都开始长芽了,梧桐树最慢还没有任何变化。学生原始记录资料在外面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地上还有很多冬天杨树的落叶。看到这好多落叶,同学们提出的最多的问题是,它们有什么价值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上网查了一些资料:树叶的用途很多,比如制成肥料、制沼气等,而最简单、最好的用途则是配制成饲料,树叶饲料可以说是牲畜喜食的饲料。杨树叶可不是废物,是宝贵的绿色饲料。可惜的是,人们没意识到它的价值。4月3号大风天在学校拍到的照片,孩子也特别细心,问起树叶没人处理会不会污染环境?后来孩子们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是从冬天开始到现在我们这边都是雨水少,干的树叶得不到雪水就不会融合在泥土里,树叶随着风漫天飞舞,让人也睁不开眼,孩子们说希望收集这些落叶进行集中处理。3月24号观察图片杨树杨树的雄花序收集样本颜色:棕色长度:雄花序长10-14(-20)cm;是否可食用杨树吊,学名:FlosPopulidavidianae,中文名:杨树的雄花序,是种中药材,网上引用:“杨树花等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植物,既可满足其营养需要,又能起到消炎解毒、利尿止泻、健胃抑菌等作用。还有人用杨树吊包饺子。制作标本雌株上的雌花开始的晚3月25号,鼓励大会因为开学时间比较短,孩子们还表现出了困乏的现象,连续性的观察使孩子们有些力不从心,我们看了三河市科普宣传栏里的《诺贝尔奖与人格魅力》,鼓励孩子们观察从点滴做起,注意积累,每个人都可以是伟大的科学家。3月26号观察图片记录雌株也开始长花苞了,上面很多都开了。雌株的树粘掉的满操场都是。3月26号开始,学校和家里的地上都铺满了雄花序的花粉,这些花粉飞散而出,进行传粉。孩子们总结了一下它的主要危害:我们每天都会咳嗽,引起嗓子的不适,弄到衣服上特别不好清理,引起皮肤的不舒服。雄花序逐渐萎蔫脱落。杨树吊掉下来之后,孩子们从雄株上采集的树叶标本。五年级的孩子自发的设计了一个关于观察过程的板报。3月28号,我们开讲啦!六年级的孩子利用一节课向全班同学展示了一下他们的研究成果,介绍杨树叶的相关知识。其他同学在地下听的特别认真。学校种了几棵雌株,观察起来比较方便,我们一起去采集了一些样本。颜色:绿色形状:雌株的芽尖呈大三角型,紧抱树干。雌花序是由若干朵小花组成穗状的葇荑花序,每一朵小花发育后长成一个小蒴果,小蒴果里面包被着白色絮状的绒毛,在绒毛中间藏着一些像芝麻粒大小的由胚囊发育而成的种子,随着小蒴果及种子的不断发育成熟,小蒴果逐渐裂开,那些白色絮状的绒毛便携带着种子漫天随风飞散,试图传播繁衍下一代,扩大她们的家族成员,3月29号、30号周六和周日。任务:观察采集雄株树叶的变化孩子们提供的样本有点蔫了,不过也能动态的看出叶子张开的过程。孩子们很生动的说雄株长得还是很快的。4月1日,组织孩子们办板报,粘在学校的展览窗里。4月2号观察雄株、雌株图片雌株序和树叶同时成长。树叶颜色有点深红色的感觉。4月2号观察雄株、雌株图片雄株上长满了树叶,颜色嫩绿。顶端优势五年级的张林浩同学自己利用采集到的树叶,从科学老师那里学到的拖沓的方法,画了一个树枝,诠释了一下了顶端优势的原理。就靠顶端的树叶大而且颜色更绿,下面的树叶小颜色还浅。顶端优势在我们这么长时间的观察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杨树叶都很高,观察起来都得靠站在梯子上,或是相机、手机拍照。另外就是采集地上的落叶样本。孩子们都很奇怪就是很多树枝也不高但是不爱长树叶的原因。张林浩同学利用树叶样本拖沓了一个作品,他从网上查一下原因,他给同学解释这叫顶端优势。K.格贝尔于1900年提出。他总结了植物的相关性抑制现象,认为的细胞生长迅速、代谢旺盛,所需营养物质较多。由于顶芽优先享用由根部和叶片运来的营养物质,使侧芽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从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