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细菌性痢疾(定稿)课件VIP免费

细菌性痢疾(定稿)课件_第1页
1/24
细菌性痢疾(定稿)课件_第2页
2/24
细菌性痢疾(定稿)课件_第3页
3/24
细菌性痢疾(定稿)课件目录01细菌性痢疾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也称为志贺氏菌病。分类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细菌性痢疾可分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和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季节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易感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摄入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主要在夏秋季流行,与食物和水容易受到污染有关。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临床表现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出现脱水、休克和中毒性脑病。病程超过2个月,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多见于营养不良、佝偻病、肠道功能紊乱等患儿。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迅速发生休克、昏迷等症状。病情凶险,进展快,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02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1病因概述2病原体3传播途径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患者和带菌者是该病的传染源,感染后可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排粘液脓血便等症状。志贺菌属包括四个血清型,即宋内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和痢疾志贺菌。其中,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是中国最常见的两种病原体。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食物、水源或生活用品后,健康人通过摄入或接触这些污染物而感染。此外,苍蝇、蟑螂等昆虫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发病机制感染过程免疫应答病理变化病原体通过口摄入后,经过胃酸的杀灭作用,部分细菌可存活进入小肠下段,在碱性环境及胆盐作用下迅速繁殖,并侵入肠上皮细胞,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和溃疡形成。人体感染志贺菌后,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可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细菌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后排出体外。细胞免疫则可激活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引起肠道炎症反应。细菌性痢疾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结肠,表现为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和出血。严重病例可累及整个结肠和直肠,甚至可引起肠道穿孔和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03细菌性痢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010203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史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大便次数增多,伴有脓血便或粘液便。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或粪便镜检发现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发病前一周内有与细菌性痢疾患者接触史或去过疫区。鉴别诊断急性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急性胃肠炎患者通常有饮食不洁史,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粪便中无白细胞和红细胞,粪便培养阴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有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但粪便培养阴性,无白细胞和红细胞。01020304阿米巴痢疾伪膜性肠炎阿米巴痢疾患者的大便呈果酱样,有腥臭味,粪便中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伪膜性肠炎患者常有使用抗生素等病史,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粪便中可找到伪膜。04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与预防治疗原则及时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平衡一旦发现细菌性痢疾症状,应及时就医,尽早开始治疗。对于严重腹泻患者,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生命体征。针对病原治疗辅助治疗使用敏感抗生素杀死痢疾杆菌,缓解症状。如使用止泻药、解痉药等,缓解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治疗方案口服给药联合治疗对于轻症患者,可采用口服给药方式,如抗生素、止泻药等。对于严重症状或无法进食的患者,采用静脉给药方式,直接将药物输送到血液中,快速起效。静脉给药特殊人群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可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针对儿童、老年人、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治疗方案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加强护理和监测。预防措施01020304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饮食管理控制传播途径提高免疫力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等。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品污染。对痢疾病人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疾病传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05细菌性痢疾的预后与转归预后治愈复发转为慢性大多数患者经过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细菌性痢疾(定稿)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