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导论试题答案环境学导论试题答案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考试环境学导论试卷(课程代码272338)本试题一共三道大题,共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1、环境保护答: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2、固体废物答: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丧失原有的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体,半固体,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不能排入水体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质。由于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一般归入固体废物管理体系。3、土壤环境背景值答:土壤背景值指的是未受或受人类活动少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4、水体富营养化答:是指由于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5、环境要素答: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6、骨痛病环境学导论试卷第3页(共1页)答:骨痛病是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部分镉污染地区的一种公害病,以周身剧痛为主要症状而得名。7、环境管理答: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为达到预期环境目标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活动。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答:主要原因:1.直接燃煤是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2.能源浪费严重,燃烧方式落后,加重了大气污染;3.交通污染源集中于城市;城市布局、工业布局的不够合理等。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1.我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降尘的总悬浮微粒,其次是SO2说明以粉尘和SO2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2.我国北方城市大气污染水平高于南方,尤以冬季为甚,冬季高于夏季,早晚高于中午,是大气污染的突出问题;3.产煤区污染严重,尤以高硫煤区为甚,是大气污染的区域性问题。2、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和度量指标。答:土壤污染的特点:1.蓄积性2.隐蔽性环境学导论试卷第4页(共1页)3.不可恢复性4.间接危害性。土壤污染量度指标:1.土壤背景值2.植物中污染物质的含量3.生物指标。3、简述磷肥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答:磷元素是作为营养三要素之一,它不仅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又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主要有:1.在土壤中的吸附、固定;2.水土流失与水体富营养化;3.磷肥与重金属污染。4、何为农田退水,简述其对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答:农田退水是指从农田中流出的水。农业上一般只有10%20%附着在直接被农作那些未被喷洒的农药作物上。农业上施用的化肥物吸收的只有30%左右。因此作物利用的化肥、农药、相当大一部分随灌溉后的农业退水或雨后径流流入水体对水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5、简述实际工程中有哪些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我国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学导论试卷第5页(共1页)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将固体废物分为三大类: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一般有如下处理工程:(1)物理处理主要包括:压实:压实的目的是减小体积、增加密度。压实的原理是减少空隙率,将空气挤掉破碎:目的是为了使进入焚烧炉、填埋场、堆肥系统等废弃物的外形尺寸减小,预先必须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破碎处理。含冲击破碎、剪切破碎、挤压破碎、摩擦破碎、低温破碎、湿式破碎等技术。分选:目的是将有用的组分选出来加以利用,将有害的成分分离出来。含手工捡选、筛选、重力分选、磁力分选、涡电流分选、光学分选等技术。固化:是通过向废弃物中添加固化基材,使有害固体废弃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化基材中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过程。含水泥固环境学导论试卷第6页(共1页)化、沥青固化、破璃固化、自胶质固化等。(2)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氧化:将3价砷氧化为5价砷。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