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的第1课,本单元学生将围绕水和空气的存在和特征开展探究。本节课“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个主要问题,包含了“什么叫占据空间”“怎样观察到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形状会变化吗”这三个小问题。由于空气无色无味的特性,所以不能直接观察到它是否占据空间,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提供给学生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逐渐感知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并通过小活动,观察空气占据空间大小和形状的变化。【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在低年级已经了解空气的存在及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因此空气对学生来讲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物质。本课带领学生认识空气不易察觉的性质——占据空间。学生对“空间”这个词很陌生,更缺乏理解。本课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和“物体占据空间”的概念。【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空气占据空间。2.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改变,压缩空气具有弹性。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实验证实空气占据空间和发现压缩空气具有弹性;2.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探究意识2.愿意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分享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压缩空气的用途。【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空气占据空间;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难点:理解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气球2X6=12个,饮料瓶12个(6个完好,6个有洞的),透明塑料杯、纸巾、水槽、注射器24个、实验记录单6份、毛巾。演示实验材料:一盒粉笔、一杯水,气球2个,饮料瓶2个,1套“流不下去的水装置”(小口瓶、烧杯、漏斗、橡皮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视频欣赏《乌鸦喝水》的动画片。2.设问:故事中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3.生:……(乌鸦衔来许多小石子放入瓶中,瓶中的水面不断上升,于是它就喝到了水。因为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4.师举例:(展示图片)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生举例:同学们和桌椅占据了教室的空间等。……师:这是一满杯水,水占据杯子的空间。随后师去倒掉水,问:现在杯中有什么?(空气,也就是说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5.设问:空气,它是否像水、石子那样占据空间呢?生预测。师板书课题。二、初步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吗1.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才能用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呢?同学们可以想出一些办法来验证一下吗?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讨论出一种办法来证明。如果有困难,可以看下教材,也可以举手示意邀请老师一起参加你们的设计。(将问题留给学生交流,给出时间,从交流中引发问题。)2.初步验证:“大力士”都吹不大的小气球。事先准备:取两个相同的气球,其中一个气球放入装有水的瓶中,用球嘴套住瓶口。挑一名瘦弱的女生吹气球;挑一名身体高大强壮的男生用力吹瓶中的气球。其他学生观察并思考。瘪瘪的气球为什么在小女孩的手中变大了呢?为什么瘦弱的小女孩都能将气球吹得大大的,“大力士”却不能吹大瓶中的气球呢?生解释:水占据了空间。过渡:倒掉水,再吹气球。每组选两名学生吹气球,另外两名做好观察。学生分组实验:吹不大的气球。观察并记录,在记录单1上作出对现象的解释。解释:空气占据了空间。三、二次探究,自主实验1.魔术实验——“纸的奇遇”。师:将一张纸扔进水里。生:发现纸很快就湿了。师:我能让纸放到水里不湿。你们信吗?(1)师演示实验:把一团纸巾放在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请生预测一下,纸巾会被水浸湿吗?为什么?(将一张纸扔进水里,发现纸很快就湿了。但老师却说,能让纸放到水里不湿,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比让他们直接做实验更具有意义。)PPT展示实验要求:①纸要塞紧,不要掉下来。②杯子要竖直倒扣在水中。③竖直取出杯子后用干纸巾擦净杯口的水。(2)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