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农村“两委”班子纪律建设调研报告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农村“两委”班子纪律建设——主题教育调研报告按照**蒙古族乡党委对“**”主题教育的统一安排部署,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农村“两委”班子纪律建设”这一调研课题,从9月下旬到10月深入14个村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座谈等形式践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现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在守护党的初心使命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我们要深刻领悟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定位,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工作形势和任务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基层村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更好的完成新的工作任务,必须加强和完善农村“两委”班子纪律建设。**乡辖区共有14个行政村,并且村干部都处在农村第一线,直接去农民群众打交道。村干部的作风,在群众眼里就代表着干部形象,**乡的村干部无论在政风、党风、作风方面都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中。坚持艰苦奋斗、埋头苦干、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存在问题经过学习教育、实地调研、座谈交谈、征求意见建议,我认为,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以权谋私,贪污挪用。村干部面向基层,直接与农民群众打交道,他们利用手中权力实施的违纪违法行为,往往触及农第1页共6页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深恶痛绝,容易激起民愤,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2、办事不公,优亲厚友。一些农村干部在落实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和民生项目上,没有严格依照政策规定办事,而是看谁同自己关系好、谁是自己的亲戚朋友,就偏向谁。如有的村干部在低保评审、危旧房改造、党员发展等工作中优亲厚友,搞特殊化。3、胡乱作为,影响发展。有的村干部在工作中无视党纪国法,办事不讲规矩、不计后果,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稳定。4、工作不负责,失职渎职。一些村干部不认真落实工作政策,不热心谋划经济发展,不愿做群众工作,工作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庸碌无为,得过且过。5、作风不实,缺乏担当。有的村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不能够认真落实作风建设规定和要求,甚至顶风违纪。有的认为农村工作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开展群众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习惯于强迫命令、“瞎指挥”。有的认为当村干部报酬补贴少、耽误挣钱,把眼光盯在集体资产和项目资金上,千方百计搞“创收”。三、问题分析通过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讲话精神,结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为:1、村干部整体素质不高。一些地方党员干部老化现象严重,文化素质偏低,履职尽责意识差。有些村干部公仆意识淡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得不牢,导致私欲膨胀,贪占心理和侥幸心理日益增加。少数基层干部言行不一,不做实事,给群众留下不好的印象。2、缺乏对党纪党规的敬畏意识。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纪党规不严肃,对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缺乏敬畏,没有认真执行党章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没有真正把党纪党规作为行为准则来遵循,纪律松弛、无视党纪第2页共6页法规。面向农村基层的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不够,没有真正入脑入心,导致少数基层党员干部缺乏廉洁自律意识,工作中不能洁身自好、公私分明。3、部分村干部责任意识淡薄。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责任心,何为责任。责任是担当,是使命。处于基层的村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望,更应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真抓实干,坚持把工作做到实处。有些村干部也是村内致富带头人,为了忙于致富而忽视了村内工作,责任意识的淡薄,导致村内出现不坐班的问题。四、改进措施“**”主题教育对我触动很大,农村干部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应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纪检监察机关更应该加强监督,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存在的问题。1、开展学习活动和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