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平地埋管固定装置2、竖直地埋管下管装置一、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地源热泵系统的埋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水平埋设的辅助装置。二、背景技术:水平地埋管的铺设也是安装地源热泵系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规范的埋深,合理的间距,决定了系统是否能够有效换热,能够不因为管路的交叉引起管路干扰而泄露。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埋设装置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埋设装置。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定位准确、可根据埋设管径进行调节、提高地源热泵系统埋设速度、缩短埋设周期等特点。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埋设装置,主要由支架、圆弧槽辊轴、手柄、主动轮、从动轮,支撑架等组成。支架由角钢构成,并通过螺栓和螺母组装成为可拆卸的支架,其高度为700~900mm,用于支撑主动轮、从动轮、圆弧槽辊轴及埋设中的地下换热器(即U形管),并适应野外作业,方便搬运转移作业地点。在支架上端的中间,分为上、下两层,分别通过螺栓和螺母固接2条角钢,上、下两层角钢的间距为70~90mm,每层两条角钢的间距根据圆弧槽辊轴的长度确定,并在4条角钢的相对内侧面的中部,分别设置孔槽,以便装设和调整上、下两层共2对(即4个)圆弧槽辊轴的相对位置,作为稳定夹持U形管的两直管之用。圆弧槽辊轴共有2对(即4个),每个均为由圆钢车制而成的两端均有内凹形圆弧槽的辊轴,并在圆弧槽内设置有螺纹,用以增加圆弧槽辊轴与地埋管间的摩擦力。以便顺利的安装管卡或热电偶线及防止地埋管的上浮,从而达到固定U形管和保证钻井的有效深度的作用。其两端圆弧槽的大小及其间距根据埋设的U形管的直管外径及其两直管的间距确定,每个圆弧槽辊轴分别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2个轴承座分别通过螺栓和螺母固接在支架的上、下两层角钢的孔槽上,在支架每层的两条角钢之间,通过固接的轴承座活动连接一对(即2个)圆弧槽辊轴,以夹持单U形管或双U形管。两从动轮分别装设在上层和下层的每对圆弧槽辊轴中靠近主动轮的一个圆弧槽辊轴的较长的并伸出轴承座的轴上。每个从动轮为直径为50~70mm的单槽轮,分别通过键固接在支架上、下两层伸出轴承座的圆弧槽辊轴的轴上,以便将两从动轮的旋转运动分别传递给与其固接的支架上、下两层中的一个圆弧槽辊轴做旋转运动,并通过摩擦力的作用带动被夹持的U形管的两直管向下运动而埋入地下钻井中,随着U形管的向下运动,其余的圆弧槽辊轴随之旋转运动,以减小U形管直管与圆弧槽辊轴间的摩擦力,促使U形管顺利向下运动而埋入地下钻井中。一个主动轮为直径为150~170mm的双槽轮,其通过轮轴与固接在支架侧面的张紧机构连接,主动轮的中心至两个从动轮的中心的距离分别相等,并分别通过两根等长的三角皮带连接,以便主动轮的旋转运动,分别并等速的传递给两从动轮做旋转运动。根据下埋U形管外径的大小,调节与主动轮连接的张紧机构来调整两根三角皮带的张紧程度,以便增大三角皮带与主、从动轮之间的摩擦力,保证U形管送入地下钻井中。在主动轮靠边沿处,设置一带有螺纹的穿孔,以便固接手柄。手柄为套有软塑料套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另一端为半圆球头的铁轴。手柄的螺纹端穿过主动轮上的穿孔,并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以便工作人员握住手柄用力驱动主动轮旋转,并带动两从动轮旋转,再带动圆弧槽辊轴旋转,将U形管送入地下钻井中。这种用人力做动力,不需要电源的方式,既方便野外作业,节约能源,又减轻装置的重量,实用方便。支撑架主要包括两根圆钢直柱、两根圆钢横梁、两根角钢底边、4根角钢斜支撑及两个圆弧槽辊轴等,通过螺栓和螺母组装成为可拆卸的构架。两直柱的高度为1400~1500mm,间距为400~500mm,在两直柱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间距为70~90mm的2个圆形通孔,用以装设两横梁。在直柱的上部(即通孔下边)分别焊接长度为7~10mm的一段角钢横担,在横担的两端至角钢底边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和螺母固接角钢斜支撑,用以保持支撑架的受力平衡。两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分别穿过两直柱顶部的圆形通孔,并通过螺母固接。在两横梁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两个盲孔,用于限定圆弧槽辊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