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1.传感器的传感元件通常情况下直接感受被测量;√2.对于所有的二阶传感器,总是希望其固有频率越高越好;×3.一般情况下,设计弹性敏感元件时,若提高灵敏度,则会使其线性变差、固有频率提高;×4.应变片的基长越长,则应变片的动态特性越好;×5.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属于互感型的电感传感器;×6.压电式传感器不能测量恒定不变的信号;√7.惯性式振幅计,在设计时尽量使其固有频率低。√8.传感器的重复性误差是属于系统误差;×9.传感器的敏感元件通常情况下不直接感受被测量;×10.传感器实现波形测试不失真的条件是:传感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均是常数;×11.传感器弹性敏感元件的固有频率越高,则传感器的灵敏度越低,线性度越差;×12.应变式传感器采用半桥连接时,若供桥电源波动的误差为2%,则由此引起的电桥信号输出波动的误差为1%。×13.压电片采用并联连接后,更适合于测量快速变化的信号;×14.圆柱形弹性元件受力产生的应变大小与圆柱的长度无关;√15.驱动电缆法实际上是一种等电位屏蔽法;√16.差动变压器采用差动整流电路后,次级电压的相位和零点残余电压都不必考虑;√17.希望压电传感器的电阻率高,介电常数小;×18.半导体光吸收型光纤温度传感器是属于传光型光纤传感器;√19.传感器的动态灵敏度就是传感器静态特性曲线的斜率;×20.按照能量关系分类传感器可分为结构型传感器和物性型传感器;×21.激波管产生激波压力的恒定时间越长,则可标定的下限频率越低;√22.压阻效应中由于几何形状改变引起的电阻变化很小;√23.光导摄像管是一种固态图像传感器;×24.热释电型红外传感器必须进行调制。√25.传感器的幅频特性为常数,则传感器进行信号的波形测量时就不会失真。×26.等截面梁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应变是不相等的。√27.一般来说,螺管型差动变压器的线性范围约为线圈骨架长度的二分之一。×28.压电常数d32所表示的含义是:沿着z轴方向受力,在垂直于y轴的表面产生电荷;×29.涡流式电感传感器属于互感型的电感传感器;×30.金属丝的电阻应变效应中,引起电阻改变的主要原因是电阻率的改变;×31.压电常数dij中的下标i表示晶体的极化方向,j表示晶体受力的性质;√32.压电常数dij中的下标i的取值范围是1~6。×33.时间常数τ越小越好。×34.红外传感器在使用时必须进行调制。×35.电容式传感器采用差动结构可以提高灵敏度、减小非线性。√36.涡流渗透的深度与所加的信号频率成正比。×37.IEEE1451定义了智能化网络传感器的相关内容。√38.为了改善一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可以增大其时间常数。×39.等强度梁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应变是不相等的。×40.感应同步器中,感应正弦信号的绕组称为余弦绕组。√41.对于所有的二阶传感器,总是希望其固有频率越高越好。×42.压电式传感器不能测量静态信号。√43.金属丝的灵敏度Ks恒小于同一材料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44.透射式涡流传感器所加激励电源的频率越高越好。×45.热电偶的热接点尺寸越大,则其动态响应特性越好。×46.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属于随机误差。×47.热电偶回路热电势的大小只与材料和端点温度有关,与热电偶的尺寸形状无关。√48.红外探测器是红外传感器的核心,常见两大类:热探测器和光子探测器√49.把两种相同导体或半导体两端相接组成闭合回路,则回路产生热电势,这种现象称热电效应。×50.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光纤不是敏感元件。×51.将温度变化转为热电势变化的传感器称为热电阻传感器。×52.红外线与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微波以及无线电波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无限连续的电磁波谱。(√)53.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由于大气中的气体分子、水蒸气等物质的吸收和散射作用,使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衰减。(×)54.热敏电阻型红外探测器的热敏电阻是由锰、镍、钴等氧化物混合烧结而制成的,热敏电阻一般制成圆柱状,当红外辐射照射在热敏电阻上时,其温度升高,内部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自由电子的数目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所以其电阻增大。(×)55.当光辐射照在某些材料的表面上时,若入射光的光子能量足够大,就能使材料的电子逸出表面,向外发射出电子,这种现象叫内光电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