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第一节消除质量通病项目及内容一、钢筋混凝土工程消除钢筋质量及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消除构件断面、钢筋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及构件轴线尺寸不符合要求;消除混凝土构件中的各项质量缺陷。二、砌砖工程消除砖、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砌体尺寸不符合设计图纸,组砌不正确,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三、地下室、屋面、厕浴间、外墙防水消除渗漏。四、楼地面工程消除地面不平、倒泛水,水泥地面起砂、空裂;消除块材地面空裂,缝格不整齐,图案不规则,色泽不协调。五、内外墙面抹灰及顶棚抹灰消除粘结不牢固、空裂,表面不平整,阴阳角不方正、顺直。六、面砖消除嵌贴不牢固、排砖不合理、不美观、缝隙不均匀顺直、套割不规矩。七、门窗安装消除安装位置、开向不正确,开启不灵活、关闭不严密。八、油漆工程消除油漆表面粗糙、流坠、透气。九、给排水管道安装消除渗漏、堵塞、坡度倒泛水、卫生器具安装不牢固、位置不牢固及渗漏。十、电气安装消除电器安装不牢,安全不可靠,使用不方便。十一、室外地面消除室外地面及散水沉降。第二节预防质量通病的主要措施1、制订消除质量通病的规划工程项目开工后,公司质量、技术部门会同项目部对本工程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项目进行逐一商讨。当情况清楚后,就列入治理规划。在制定治理质量通病规划中,项目要具体,目标要明确,责任要落实,措施要可行,实施要认真。2、精心会审图纸,消除因设计欠周而造成的质量通病因设计欠周或涉及设计方面的一些因素而可能产生质量通病的,应在图纸会审时向设计单位提出改进设计。3、提高队伍素质,改进施工工艺,认真按规范、规程及设计要求施工为减少由于施工不当而造成的质量通病,应向施工人员讲解质量通病的表现、危害、成因及治理措施。对一些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施工工艺要迅速改进对易形成质量通病的部位要增设质量管理点以控制质量,不让质量通病形成。4、组织技术力量,攻克难度大的质量通病有些工程质量通病往往不是设计和施工重视就能解决的。如本工程墙体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容易产生表面抹面层空鼓开裂或显露灰缝对这些质量通病一方面要采取已推广的成熟工艺,另一方面要继续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攻关。第三节主要分项工程的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1、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预防钢筋加工制作缺陷的措施a钢筋下料必须严格按钢筋配料表下料。b钢筋弯曲成型时,严格按规范操作;钢筋的弯曲直径、弯钩长度必须符合要求。c钢筋加工模具磨损后应及时更换。墙、柱主筋偏位a墙、柱采用塑料垫块,紧贴模板。b柱子钢筋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用减去四周保护层的卡具固定柱筋;墙板筋在双层筋之间设置梯子筋用以保证双层筋之间的间距,在模板上口加一道水平筋并用电焊加以固定。C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强行弯折伸出钢筋,振动棒或下料斗尽可能避免碰撞钢筋,发现撞斜碰歪,及时进行校正。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a水泥垫块应按配比认真浇捣,并加以养护,保证其必要的强度,垫块厚度正确。b墙柱筋垫块中间应留凹槽,凹槽两端应各预埋一根铅丝,以保证垫块正确放置,c垫块的间距一般为800mm左右,以垫块间钢筋不下垂为准。d梁底垫块应垫在箍筋下,板的垫块应垫在钢筋交叉处。e垫块应垫稳,墙、柱垫块要扎牢,防止移位、脱落,严禁用碎石、碎砖充作垫块。梁、板上筋有效高度不够a将设计图纸“几”字形马凳改为“工”字形马凳。b梁板底筋下用规定厚度的预制水泥垫块垫稳,由于底板混凝土较厚,一般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容易压坏,应采用豆石垫块。c板内预埋管应穿在负筋之下、底层筋之上。d对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钢筋穿插顺序以及板内主、副筋的正反方向等易出错构件的钢筋布置,必须交底清楚并做好标记。e绑扎楼板上部钢筋及浇筑混凝土时,工人应在搭设好的跳板上操作,以免压弯上部钢筋。2、模板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轴线偏位a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b墙、柱模板根部采用焊接钢件限位,以保证底部准确。c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d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