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TS图一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在氧气瓶中装满密度为4Kg/m3的氧气,若用去一半,剩余部分氧气的密度为Kg/m32、一般测不规则固体密度时,要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在用量筒测量其体积时,要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应当是和。3、我国“神舟七号”航天载人飞船在返回地球时,其返回舱的“防热衣”发生了极大的保护作用,它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使返回舱内部的温度控制在航天员能够忍受的40℃以下。一是吸热式防热,二是辐射式防热,三是烧蚀防热。其中吸热式防热是在返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导热性能(填好或差)、熔点(填高或低)和热容量大的金属吸热材料通过过程来吸收大量的热。4、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量度使用热力学温标(也称开氏温标、绝对温标),它的单位是开,用“K”来表示。在表示温度变化时,每1K的大小与1℃的大小是的(填相同或者不同)。如果一个人的体温是36℃,则若用开氏温标表示,其体温应该为K。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但令他吃惊的是,当他抓到这个小东西时发现它竟是一个颗子弹,你猜想这种事情(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理由是。6、近年来,地震灾害频频发生,我们需要对地震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是地震的一些有关知识:地震波的传播形式分横波和纵波,×103m×103m×104m,则先传到观测站的地震波形式是(填横波或纵波),此波从震源传到观测站的时间约为秒。7、在练习用刻度尺和秒s、0.3s、0.5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cm、8cm、36cms的平均速度等于cm/s,在后0.2s的平均速度等于cm/s,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cm/s。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题号891011121314151617答案8、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是48℃,如果海波处在48℃,则其状态是()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9、如图是甲、乙两物体的时间和路程图像,请你判断()A、甲比乙的速度大B、甲比乙的速度小C、两者速度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以下现象: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小溪流;②夏天,可以看见水管“出汗”;③秋天,小草的叶面上常常会有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在以上的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热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由于下列原因造成测量结果有差异,其中属于误差的是()A、尺没有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放置B、测量者在读数时,其视线与刻度尺成20°角C、测量者对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计值时偏大D、刻度尺末紧贴被测物体1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都用一把长20cm,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本书的厚度,测得结果分别为:甲,乙1mm,,丙,丁6mm,四个数据中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13、甲乙两实心物体,其体积之比是2:3,其质量之比是1:3,则甲乙的密度之比是()A、1:2B、2:1C、2:9D、9:214、下列数据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这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2mmB、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10m/sC、某同学的质量约为45KgD、一般木头的密度约为6g/cm315、物体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月亮躲进云里B、太阳从东方升起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16、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晶体凝固过程图像是()ABCD17、一人坐在小船上沿河顺流而下,河岸上有树,如果以树为参照物,人和船是运动的,如果用人作参照物,则船和树分别是()A、船是运动的,树是静止的B、船是静止的,树是运动的C、船和树都是运动的D、船和树都是静止的三、实验探究题(第18题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0分,共26分)18、某个小学生的父母让她去买2500个小钉子,到了商店,售货员却说小钉子不能按个数卖,只能用秤称。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帮助这个小学生“称”出2500个钉子。如果这个小学生称了的小钉子,请问够不够2500个?(要求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必要的语言叙述)。19、同学们到了九年级将参加实验操作考试,其中密度的测量是实验考试的内容之一。下面是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有关知识,请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