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思想政治(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2010年11月卷Ⅰ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将它填入卷Ⅱ相应的表格内。每小题3分,共66分)1.人类诞生数百万年来,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着两项基本活动。这两项活动是A.认识世界、改造世界B.认识自然、改造自然C.认识社会、改造社会D.认识人生、改造人生2.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②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④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基督教宣称,上帝耶稣居住在天国;佛教认为,在现实世界以外,有一个佛居住的西方极乐世界;道教也认为,玉皇大帝领导的众神居住在天宫。现代电子天文望远镜已经能使我们观察到360亿光年以外的天体,也没有发现天国在哪里。相反,现代天文学证明:每一个天体都有自己的起源、变化与灭亡的过程。那些遥远的星球和地球都具有同样的化学元素和同样的运动规律。这表明A.上帝及其天国离我们太遥远B.天和地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C.宇宙天体都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星球D.人们对宇宙的了解还很少4.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比较容易,而理解社会的客观性就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不受人的影响B.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C.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D.社会的变化发展决定了自然界的变化发展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C.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D.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6.随着网络的普及,“网虫”“博客”等词汇接踵而至。这说明A.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7.自然须通过作者的心灵,在里面经过一番意匠经营,才能变成艺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全在于“自然”之上加这一番“人为”。这表明A.意识决定客观事物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主观要与客观相符合D.艺术家的意识可以凭空产生8.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来源:Ks5u.com.Com]A.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B.民族精神的作用是第一性的C.有了民族精神就能建成小康社会D.意识能够创造物质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独具个性的反映客观世界的方式,艺术家笔下的花鸟虫鱼,无不寄意深永。据此回答9—10题。9.李清照深爱桂花的“蕴藉”(即含蓄多情),赞其“终日向人多蕴藉”“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其实,这只是清照的自我写照,她把自己的品格赋予花儿,却反过来赞咏花儿的情思与格调。清照笔下的桂花A.是一种客观存在B.是主观的C.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D.与自然界的桂花毫不相干10.近代学者王国维把诗歌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据此,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D.片云心共远,永夜月同孤1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的观点B.科学的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13.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人,人定胜天。人们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各种自然灾害日益频繁,大自然也给人类以沉重报复。这表明A.人与自然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也无法认识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错误意识对自然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