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区风季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五校联考高二级地理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右图)。据此,回答1~2题:1.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2.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C.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3.确定地球上任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以下哪三个数据:A.经度、距离、海拔B.经度、纬度、海拔C.经度、相对高度、距离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4.从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及其移动方向。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A.RS技术B.GIS技术C.GPS技术D.观测资料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5~7题: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5.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是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6.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7.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B.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D.珠江水位开始上升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分析8~9题:8.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①纳木错②滩涂③黄河④渤海⑤水稻田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9.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D.大片湿地改为鱼塘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10~11题:10.“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净化空气B.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D.防风固沙1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12~13题:12.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3.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①使川江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③可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④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