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安健环监察部2024年12月24日——防止人身伤亡事故篇2014-09-042学习提纲一、防止高处坠落事故二、防止触电事故三、防止物体打击事故……2014-09-043二、防止触电事故2014-09-0442.1什么是触电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在触电事故中,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常见的有灼伤、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电光眼、机械损伤、骨折、截肢等。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触电事故方式直接接触触电间接接触触电跨步电压触电单相触电两相触电2014-09-0452.2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强度、电流持续的时间、电流的频率、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以及触电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关。一、电流①感知电流: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最小电流。男1.1mA,女0.7mA②摆脱电流:人能忍受并能自动摆脱电源的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10mА③安全电流:使人不发生心室颤动的最大人体电流。在一般的场合30mА,在高危场合10mА;在水中或者在高空为5mА。④致命(室颤)电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50mА),时间超过1s就可能发生心室颤动和呼吸停止,即:“假死”现象。二、人体电阻:人体电阻大约10~100KΩ;触电后则降到800~1000Ω。如果皮肤出汗、潮湿和有灰尘(金属灰尘、炭质灰尘)也会使皮肤电阻大大降低。2014-09-0462.2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三、安全电压:导电环境、危险性较大的场所(42V);移动式或携带式设备(36V/24V);容器中作业(12V);水中作业(6V)。四、触电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愈长,则伤害愈大。五、触电频率:工频交流电的危害性大于直流电,交流电主要是麻痹破坏神经系统,往往难以自主摆脱。40~60Hz的交流电对人最危险。频率(Hz)1025506080120200500死亡率(%)2170959143342214六、电流流过人体的危险途径:头部:立即昏迷;脊髓:肢体瘫痪;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强烈失调导致死亡;心脏:心室颤动;心脏、中枢神经、呼吸系统:危险性最大;最危险的途径:左手-----脚2014-09-0472.3触电规律及原因分析一、高压触电部位在变配电装置上在架空线路上在电缆线路检修线路或设备在开关设备上触电二、低压触电部位使用携带式电气设备临时用电触电作业现场的非电气金属物带电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电家用电器触电三、生跨步电压电击的部位高压导体故障接地处接地装置流过故障电流时较大的工作电流流过接地装置附近防雷装置接受雷击时,接地装置附近高大设施或高大树木遭受雷击时四、触电原因分析用电设备质量和安装质量不好用电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没有采取触电保护措施或措施不利缺乏必要的安全用电知识2014-09-0482.3触电规律及原因分析五、触电事故规律与季节有关6—9月;低压触电多于高压发生在电气连接部位的较多使用移动式、便携式电气设备的较多触电事故在非电工人员中占的比较多违反操作规程导致的触电事故多特点:多发性、突发性、季节性、行业性、偶然性、死亡率高触电事故往往还会伴随着其他的伤害,如高空作业时引起的坠落摔伤;水中作业时引起的溺水死亡等。2014-09-0492.4防止触电事故措施1)凡从事电气操作、电气检修和维护人员(统称电工)必须经专业技术培训及触电急救培训并合格方可上岗,其中属于特种工作的需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作业,不含电力系统进网作业;进入电网作业的,还必须取得“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带电作业人员还应取得“带电作业资格证”。2)凡从事电气作业人员应佩戴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高压绝缘鞋(靴)、高压绝缘手套等必须选用具有国家“劳动防护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书”资质单位的产品且在检验有效期内。作业时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安全帽,穿绝缘鞋(靴)、戴绝缘手套。3)使用绝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