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三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HANGZHISIH當拒基盘新霜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2)南北方聚落差异地区聚落特点北方平原地区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聚居的人口较多南方丘陵地区、山区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少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因素。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2)我国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①西部稀疏、东部稠密。②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络状。③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3)交通线路选线的一般原则。①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②选择有利地形。③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明显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也逐步在增大。各种人类活动不断的塑造着新的地表形态。2.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既有合理的,遵循着自然规律的,例如修筑梯田、开挖沟渠;也有不合理的,违背自然规律的,例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重点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1)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类型图示影响因素典例集中式a河流少、地形开阔,聚落以某功能区为中呛向四周发展成都s北方的村落带状①高原的阿谷(地势低、气温较高);②山区地形限制;③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兰州、南方的村落n—组团1■H受地形或河流阻隔,聚落由儿片组成,各片就近组织生产和生活’之间有…定距离武汉(2)地形影响聚落区位。表现原因典制平原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地势乎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缆势■较低的第二级阶梯上山区和高原—般气候寒冷*城市峯分布在山间卷地中地勢相对较低,盜度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幷西宁位于違水谷地.西安位于渭河谷地,太原位于汾河谷地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热带的平原地区气候过于湿热,商原上比较凉爽巴西利亚*墨西哥城等谊于热带地区的高原上2.地形对交通运输等工程建设的影响:(1)对线路走向的影响。原则原因山区的线將一般选择在地勢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山何盆地和河谷地帯自然滎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煖道路的坡度平原地区线路覺限较小’但…般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r尽虽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距离近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红用地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保证运输安全•减少宛害的影响(2)对线网密度的影响。「自然条件不利.且人口密山地、丘陵地〕度较小.经薪相对落后*区密度较小J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修I建线馬茂本高(3)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山区交通运输方式多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4)影响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一般而言,平原地区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低于山区。(5)位于大地形单元交界处易形成交通要道。如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几乎都要经过河西走廊大型山脉的垭口也易形成交通要道,如中尼公路、中巴公路就经过多个垭口。5典例解析](2017•海南高考)位于岭南山地的某县90%以上的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1)〜⑶题。(1)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A.谷地面积B.河流水量C.林木产量D.风俗习惯(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A.通风B.避灾C.采光D.美观(3)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①砾石多②退水快③历时长④流速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1)A(2)B(3)C【解析】第(1)题,由文字材料可知,该县90%以上的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所以谷地面积是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第(2)题,该县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水淹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