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SOP)》(2010版)——血液灌流篇Page2定义及概述血液灌流规范操作意义及流程操作要点及技巧解析常见问题交流讨论提纲Page3定义及概述血液灌流技术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吸附剂吸附毒物、药物、代谢产物,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或手段。与其他血液净化方式结合可形成不同的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如HD+HP、CVVH+HP、CAPS、CPFA、DPMARS……Page4适应证及禁忌证适应证1、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HA230灌流器)2、尿毒症,尤其是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HA130灌流器)3、重症肝炎、特别是爆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HA330-Ⅱ灌流器)4、脓毒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征。(HA330灌流器)5、银屑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HA280灌流器)6、其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危象、肿瘤化疗等。禁忌证对灌流器及相关材料过敏者(无绝对禁忌证)Page5《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要求所有从事血液净化的单位遵循本规范执行操作。规范化操作是保证包括血液灌流在内的一切血液净化顺利实施的必由之路!各公司血液灌流器材料装量及吸附性能不同,必须保证充分抗凝才能使治疗顺利实施。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意义Page6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管路连接治疗开始建立血管通路,静推首剂肝素建立体外循环(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前面)物品准备预冲液准备预冲与排气(含灌流器的预冲、透析器的预冲,分开进行)继续透析治疗至透析结束。2-2.5h后推荐采用生理盐水回血法进行回血Page7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要点详解之物品准备灌流器、生理盐水、葡萄糖(选用)、透析器或其他滤器(组合型人工肾等使用)、肝素、血管通路耗材(视血管通路情况而定)血液灌流器(视适应症选择相应型号)其他血液净化常规准备耗材及药品Page8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要点详解之预冲液配置1(糖)+5(低浓度)+1(高浓度)+1(空盐)=足量预冲!5%葡萄糖500ml(选用),Page9要点详解之预冲操作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动脉端预冲液预冲液将灌流器以动脉端朝下、静脉端朝上的方向固定于固定支架上。Page10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建议透析器和灌流器分开冲,最后高浓度肝素盐水时串在一起冲,顺序:先糖后盐,先低浓度后高浓度,最后空盐5(低浓度≤100ml/min)+1(高浓度≤50ml/min)+1(空盐置换体外循环系统中的高浓度肝素盐水)=充分预冲!足量预冲+充分预冲=完整预冲!Page11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上机前1~10分钟从静脉注射首剂肝素,引血上机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示意图Page12Page13要点详解之回血治疗2~2.5h即可回血,推荐生理盐水回血法一般以180~200ml/min的血液流速灌流治疗时间120分钟基本可达到吸附平衡。当灌流器内的吸附剂达到吸附平衡后,不能再吸附血液中的毒素,如果灌流时间再延长,需增加抗凝剂的用量而又不能增加吸附效果,增加了凝血和出血的风险。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Page14要点详解之抗凝SOP抗凝方案:普通肝素一般首剂量0.5~1.0mg/kg,追加剂量10~20mg/h,间歇性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常用);预期结束前30分钟停止追加。肝素剂量应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低分子肝素60IU~80IU/Kg(讨论和详解)。灌流治疗时宜以100ml/min的速度引血,如病人病情平稳应尽快将血液速度调至180-200ml/min为宜。治疗中提醒操作者注意观察体外循环情况,防止凝血,有条件者最好在上机后15分钟内查APTT、PT值,调整维持量肝素用量。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Page15要点详解之抗凝患者凝血状况评估指标:1.PLT:PLT低于50000/mm3时,即可有“出血”倾向,但仅说明数量是否足够,而并不能说明其质量和功能。2.BT:正常值为3-8min,反映血小板的质量及数量。3.活动凝血时间(ACT):正常值为90-120s,常以之估计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异常。以肝素治疗者,均应监测之。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值35-45s,常以之估计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异常。除凝血因子Ⅶ、Ⅷ外,其他凝血因子低于正常25%时,APTT即可明显延长。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Page16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