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济*******项目地下室渗漏防治技术措施********有限公司-12-一、地下室结构防渗漏施工准备工作-1-二、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墙体抗渗砼的施工-1-三、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外墙体后浇带及膨胀缝的施工-3-四、地下室室外顶板防水做法-6-五、穿墙螺杆-7-六、管道工程-7-*1*Zf%Zf%Zf%Zf%Zf%Zf%Zf%ZjS*1*Zf%Zf%Zf%Zf%Zf%Zf%Zf%ZjS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一旦钢筋骨架发生变形或位移,应及时纠正。混凝土板和块体结构的水平钢筋应设置足够的钢筋撑脚或钢支架。钢筋骨架重要节点宜采取加固措施。②抗渗砼在输送过程中防止产生离析泌水现象,运输时间常温下不得超过半小时。高温时应适当加入缓凝剂。初凝前砼必须浇筑完毕,当发生离析现象后,应将此混凝土退回商品砼供应商复拌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泵送适量水(约10L)以湿润混凝土泵管。泵送的速度应先慢,后加速。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待各系统运转顺利,方可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如必须中断时,其中断时不得超过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的延续时间。砼由高处自由倾落时,高度不得超过1.5m,否则必须用溜槽或串筒。并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30—40cm。相邻每层砼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砼初凝时间。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浇筑水平结构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布料。③振捣棒的插点要均匀排列,按浇筑顺序有规律地移动,不得漏振,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棒的作用半径按300mm考虑,则插点间距不得大于450mm。振动棒各插点间距应均匀,插点间距一般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1.5倍。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层混凝土先振实,与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来得及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形成的孔洞。振动棒在混凝土内振捣时间,一般每插点约20〜30s,见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由于振动棒下部振幅要比上部大,故在振捣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10cm,使混凝土振捣均匀。作业中要避免将振动棒触及钢筋、芯管及预埋件等,更不得采取通过振动棒振动钢筋的方法来促使混凝土振实。作业时振动棒插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2/3〜3/4,否则振动棒不易拔出而导致软管损坏,更不得将软管插入混凝土中,以防水泥浆侵蚀软管而损坏机件。振动器不得在初凝的混凝土上及干硬的地面上试振,检修作业应切断电源。④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14d。抗渗试块留设:抗渗砼试模尺寸为上口直径175mm,下口直径185mm,高度180mm。抗渗试模应提前准备。抗渗试块组数,同一单位工程不少于2组,同一砼强度标号,同一抗渗标号,同一配比,同一材料每单位工程不少于2组,每6块1组。*1*Zf%Zf%Zf%Zf%Zf%Zf%Zf%ZjS试块应在浇筑点制作,至少一组试块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其余均与构件同条件养护。三、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外墙体后浇带及膨胀缝的施工(1)后浇带施工①后浇带的底板处理:为考虑后浇带后期施工时的清理,在施工时将后浇带部位的C30细石混凝土表面(防水卷材保护层)比底板垫层标高降100mm。底板后浇带支模,首先要拉线固定好钢板止水带,再支设模板,为保证后浇带的稳固,不跑浆,可加设双层密目钢丝网或单层快易收口网再支模,底板底筋要垫好保护层,后浇带模板第一次支模,钢板止水带要求支一半露一半,即300宽止水带埋150,留150,且要求在底板的中间。②外墙后浇带的处理:外墙后浇带竖向应同底板后浇带在同一位置,横向在底板面向上300mm水平设置(如图2:地下室水平施工缝),外墙施工缝与后浇带连接处焊接质量要保证,两板搭接宽度3mm板按30mm计算,双面焊。当地下室外墙施工结束,做完防水后,在后浇带部位用标准砖,砌一240厚墙的砖坑,以保护后浇带,同时利于后浇带立模。本工程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撑体系采取独立支撑,在后浇带砼浇筑完毕达到拆模条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