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开放性骨折及关节损伤的处理2•1.如何辨证地看待清创时限和开放性骨折的分度?正确理解其在清创术中的指导意义。•2.从清创术全过程的两大内容理解清创术的目的。•3.为什么要清除创腔(创袋和进行扩创?3•4.从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角度理解筋膜处理的道理。如何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各种组织的清除程度。•5.如何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各种组织的修复原则和方法?•6.创口闭合时应遵循那些原则?初期缝合、延期缝合及二期缝合的概念是什么?4•一、概述•开放性骨折因创口有发生感染的危险,必须及时正确地处理创口,防止感染,复位和固定骨折,力争创口迅速愈合,从而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5•若处理不当,创口感染,将延长治疗时间,影响肢体功能恢复。严重时可致肢体残废甚至丧失生命。6•由直接暴力引起的开放性骨折,软组织常被碾挫、砸压而碎裂。伤肢血液循环亦受到严重损害,同时可有异物带着细菌进入创口深处,因而发生感染的危险性极大。7•间接暴力引起的开放性骨折,是由锋利的骨折端自内向外刺破邻近软组织和皮肤所致。皮肤及软组织所受的损害一般较轻。8•【开放性骨折的分度】开放性骨折按创口大小软组织损伤的轻重,污染程度和骨折端外露情况可分为三度:910•【清创术的时限】•1.潜伏期在创口内的细菌,最初仅停留在创口表面,开始为害之前,先有一段繁殖和侵入组织的时间(6~8小时),称为潜伏期,在此期间创口仅受污染。11•潜伏期的长短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环境温度有关,气温高时细菌繁殖快,气温低时细菌繁殖慢。•②创口的性质、部位、细菌的种类、数量和毒性,以及病人局部和全身抵抗力的强弱有一定关系。12•▲2.在6~8小时(潜伏期)内的新鲜创口经过彻底的清创闭合术后,绝大多数可以避免感染,一期愈合;•在8~10小时以后,感染的可能性增大。•24小时后,感染就难以避免。13•(1)因此,在临床上应争取在6~8小时之内施行清创闭合术。14•(2)在8~24小时之间的创口仍可作清创术,但早期闭合与否应根据创口情况而定。若已有严重炎症,则不应作清创术。15•(3)超过24小时的创口,通常不宜作清创术。•24小时后,细菌已大量繁殖,创口已感染,清创可摧毁已形成的肉芽组织屏障使感染更加扩散。有害无益。16•此时可敞开创口换药,清除明显坏死的组织和异物,使引流通畅继续观察,根据情况再决定处理方法。如延期闭合或二期闭合等。17•在少数情况下,例如在冬季,气温低,创口污染轻微,虽已超过24小时,仍可作清创术,还可考虑早期闭合。18•【急诊抗休克治疗和抗生素治疗】•开放性骨折由于创伤严重,在处理创口之前必须注意抗休克治疗,要作创口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从而可以了解污染创口的菌种及其性质。可开始连续滴注广谱抗生素治疗。早期应用抗生素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19•【临床检查】•1.询问病史的重点——年龄和职业(对屠宰业、畜牧业、渔业、粪便管理、尸体管理以及医务部门等工作人员必须特别注意);创伤发生经过、致伤器械、伤后时间等。20•2.局部检查的重点——确定受伤的种类和范围,注意检查远端肢体的自主运动、感觉、动脉搏动和甲床血液循环情况。了解神经、肌腱和血管的受伤情况。21•3.局部检查的重点——观察创口并估计其深度和污染程度等,特别是创面有无炎症现象,对决定治疗方针极为重要。22•4.检查完毕后,可暂时用无菌巾包扎起来。然后作正、侧位X线摄片检查。23•二、开放性骨折清创术24•【概念】•清创术是对开放性损伤的污染创口进行处理,以使其转变为接近无菌的清洁创口的手术。25•【目的】•1.清除感染源•2.改善局部情况•3.争取创口一期愈合26•【术前准备】•在决定行清创术后,于摄X线片时,即应认真准备争取及早进行手术。必须做好全身和局部的检查,然后做好相应的准备。27•1.认真检查,明确诊断•(1)全身检查,确定无上述禁忌(血压、呼吸、脉搏、心肺、颅脑、神经等)血常规、尿常规等。28•(2)局部检查:•①创口等部位、大小、深度、组织损伤的性质、程度、及污染程度。•②神经:四肢自主活动、感觉•③动脉:搏动、远端血运、较大血管有无损伤•④X线: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