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常见疾病诊治鼻窦炎-病因•病因㈠感染因素㈡变态反应与免疫学因素㈢鼻腔鼻窦解剖异常㈣其他因素鼻窦炎-病因㈠感染因素1、病毒感染2、细菌感染3、真菌感染4、邻近器官感染5、外界感染鼻窦炎-病因㈡变态反应与免疫学因素1、变应性鼻炎2、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3、支气管哮喘其中,多数与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以及由嗜酸粒细胞释放的各种细胞因子有关鼻窦炎-病因㈢鼻腔鼻窦解剖异常1、鼻中隔偏曲2、中鼻甲3、下鼻甲4、钩突5、额隐窝鼻窦炎-病因㈣其他因素1、纤毛功能异常药物性鼻炎或先天性纤毛不动综合症2、长期留置胃管3、胃食管反流4、放射性损伤鼻窦炎-病理•急性鼻窦炎:类似急性鼻炎,起初为卡他期,进一步发展为化脓期,少数病例炎症侵及骨质或经血道扩散引起骨髓炎或眶内﹑颅内并发症。•慢性鼻窦炎:主要表现为水肿﹑增厚﹑血管增生﹑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上皮纤毛脱落或鳞状上皮化生及息肉样变。鼻窦炎-临床表现•全身症状(1)急性鼻窦炎:出现畏寒﹑发热﹑食欲减退﹑周身不适等(2)慢性鼻窦炎:轻重不等,表现为精神不振易倦﹑头昏﹑记忆力减退等。•局部症状(1)鼻塞为主要症状,因鼻粘膜肿胀﹑鼻甲息肉样变﹑息肉形成或鼻内分泌物较多所致。(2)流脓涕:为主要症状。前组鼻窦炎者,鼻涕易从前鼻孔擤出;后组鼻窦炎者,鼻涕多经后鼻孔流入咽部;牙源性上颌窦炎的鼻涕常有腐臭味。(3)头痛:多有时间性和固定部位;改善引流后头痛减轻。(4)嗅觉减退或消失。(5)视力障碍。鼻窦炎-临床表现•体征1、鼻甲肿大2、鼻道脓性引流3、急性鼻窦炎可有局部压痛和扣痛鼻窦炎-诊断•典型症状鼻塞、流脓涕及头痛或局部疼痛、嗅觉障碍•鼻腔检查应用前鼻镜:鼻粘膜充血﹑肿胀或肥厚,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中鼻道变窄﹑粘膜水肿或有无息肉。仔细观察脓液来源。体位引流可更容易观察到脓液。应用内窥镜检查可精确判断鼻腔粘膜,尤其窦口及其附近粘膜的病理改变,包括窦口形态﹑粘膜红肿﹑息肉样变及脓性分泌物的来源等。鼻窦炎-诊断•影像学检查口腔和咽部检查排除牙源性上颌窦炎。X线和CT检查可显示窦腔大小﹑形态以及窦内粘膜不同程度增厚﹑窦腔密度增高﹑液平面或息肉阴影等。鼻窦穿刺冲洗多用于上颌窦。鼻窦A超检查适用于上颌窦和额窦。鼻窦炎-分类•急性鼻窦炎•急性复发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鼻窦炎-治疗原则1、控制感染和变态反应因素导致的鼻腔鼻窦粘膜炎症2、改善鼻腔通气引流3、非慢性鼻窦炎者和不伴有解剖畸形者,采用药物治疗;否则应该采取综合治疗鼻窦炎-治疗方案1、全身用药: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粘液稀释及改善粘膜纤毛活性药、抗组胺药2、局部用药:减充血剂、局部糖皮质激素、生理盐水冲洗3、局部治疗:上颌窦穿刺冲洗、额窦环钻引流、鼻窦置换治疗、鼻内镜下吸引鼻窦炎-治疗方案4、手术治疗•原则:解除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造成的机械性阻塞、结构重建、通畅鼻塞的通气和引流、粘膜保留•手术方式:传统的鼻内窥镜手术鼻内镜鼻窦手术•激光、射频、微波等物理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咽鼓管功能不良(机械性阻塞、功能障碍)•感染•免疫反应分泌性中耳炎-病理•中耳粘膜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鼓室内出现漏出液•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化生•杯状细胞增多,分泌增加,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腺体退化,分泌物减少,粘膜渐恢复正常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表现•听力减退:伴自听增强。头位变动时,听力可暂时改善•耳痛,耳内闭塞感:闭塞感可于按捺耳屏后暂时缓解•耳鸣:间歇性,如“劈啪”声分泌性中耳炎-鉴别诊断•鼻咽癌:除外鼻咽癌在SOM的诊断中非常重要。鼻内窥镜、鼻咽CT或MRI、活检•其它肿瘤:咽旁肿瘤等•外淋巴漏:多有镫骨手术史•脑脊液耳漏:外伤、颞骨骨折。头颅CT、化验检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治疗原则:抗炎、去除病因、解除咽鼓管阻塞、排除积液•药物:抗生素、激素、抗组胺、局部鼻腔收缩剂、促纤毛运动药•手术:排液—鼓膜穿刺、鼓膜置管鼓室成形术腺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