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体会(43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颅面创伤中心傅继弟赵尚峰病例资料•2008年1月~2009年9月,同仁医院神经外科应用强生公司颅内压监测仪43例,均为急诊病例。•其中颅脑损伤颅内血肿4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SAH2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1例。•年龄16~68岁,男:35例,女:8例。•入院GCS评分:3~8分•血肿类型:–硬膜下血肿:10例;–硬膜外血肿:12例;–脑内血肿:6例;–多发血肿:8例;–SAH:3例;–弥漫性轴索伤3例;–弥漫性脑水肿1例;Dept.ofNeurologicalSurgery,MUAHofCAPF脑室内置管法痊愈65%生活自理16%重残10%死亡9%治疗结果•痊愈并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28例,•有神经功能障碍生活可自理:8例,•重残不能自理生活:3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弥漫性脑肿胀至脑干功能衰竭3例。–年龄较大,并发严重肺感染1例。治疗结果•8例病人因术后对侧或同侧颅内再发血肿行二次开颅手术,6例痊愈,2例自理生活。–第一次术后,持续ICP>30mmHg;–意识状态无明显好转;–减压窗张力较高;–复查CT发现对侧或脑内其他血肿。并发症•蛛网膜下腔感染1例,均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并发严重肺感染4例,1例死亡。颅内压监测结果•颅内压监测探头置于脑内25例,脑室内8例,硬脑膜下10例。监测时间1~40天,平均9.5天。•2例脑室内置管>1月,并发脑室蛛网膜下腔感染1例,经调整抗生素后有效控制。颅压监测意外中止4例•导线折断1例•换药时不慎剪断1例•病人躁动或护理时不慎拔除2例与ICP监测有关的并发症•脑室穿刺导管位置欠佳1例。•穿刺造成脑内血肿~无。•并发脑室蛛网膜下腔感染1例ICP监测中的干扰因素•体位:头颈位置,减压窗受压与否。•呼吸道梗阻:低氧血症。•感染:发热。•病人疼痛、躁动不安。•低钠血症。•护理操作:吸痰、导尿、翻身等。我们的经验•ICP监测应积极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有颅内压显著增高的病例。•ICP监测可以指导和评估治疗有效性、预测和改善预后。•脑室置管或ICP监护都应在严格的无菌下进行、管道系统应密闭、尽可能减少操做和冲洗。•若没有颅内压监测也可凭经验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或不良预后。男性,30岁,车祸头外伤后意识不清3小时。(6分)术后3天ICP>30mmHgCase1术后ICP<20mmHg,治愈出院。30岁,车祸致伤,入院时昏迷,左侧瞳孔散大(6分)。Case2术后第3天术后2个月Case3男性,22岁,车祸头外伤后意识昏迷3小时(5分)。术后ICP<10mmHgTCD:右侧颈内动脉缺血术后10天(5分),行高压氧治疗。Case4女性,28岁,高处坠落伤2小时(5分)。ICP<10mmHg10天行高压氧治疗。Case5男性,25岁,车祸头外伤后意识不清3h(7分)。术后7天意识没有明显好转(7分),10天清醒。Case6男性,28岁,车祸头外伤后意识不清1h(6分)入院后第三天ICP>30mmHg术后清醒出院。Case7车祸头外伤侯意识不清4h(GCS5分)。术后ICP>60mmHgGiveUp!谢谢希望成为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成为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愿意伴随您成为中国神经外科临床的中流砥柱愿意伴随您成为中国神经外科临床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