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总论巴彦淖尔市医院辛建文(ThefundamentalsofLemology)•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掌握传染性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对突发或新发传染病的认识学习意义及重要性学习意义及重要性传染病学感染与免疫发病机制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治疗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特征第五节第五节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诊断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资料临床资料传染病的诊断正确的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先决条件,又是早期隔离患者所必需。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有无与传染病病人接触史(潜伏期内)•发病地点是否为疫区或到过疫区•免疫接种史及既往患传染病史•发病季节•发病年龄•职业•有无向下传染病例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病史及症状潜伏期长短,起病的缓急,发热特点、中毒症状、特殊症状(菌痢的里急后重、脓血便、脊髓灰质炎的肢体弛缓性瘫痪、肾综合症出血热的“三痛”等)•体格检查如猩红热的红斑疹,麻疹的口腔粘膜斑,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白喉的假膜,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皮肤瘀斑,伤寒的玫瑰疹临床资料9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部分细菌性传染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唯伤寒减少,布鲁氏菌病减少或正常。绝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白细胞部数减少且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但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总数多增高。血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见于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0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尿内有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且前者尿内有膜状物黄疸型肝炎尿胆红质阳性便常规:菌痢、肠阿米巴病,呈粘脓血便和果浆样便;细菌性肠道感染多呈水样便或血水样便或混有脓及粘液。病毒性肠道感染多为水样便或混有粘液11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直接检查:脑膜炎双球菌(瘀点、脑脊液涂片)疟原虫、微丝蚴、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及包囊,血吸虫卵,螺旋体等病原体可在镜下查到病原体分离:依不同疾病取血液、尿、粪、脑脊液、骨髓、鼻咽分泌物、渗出液,活检组织等进行培养与分离鉴定12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查:可用已知抗原检查未知抗体,也可用已知抗体检查未知抗原。①直接凝集试验②间接凝集试验;③沉淀试验;④补体结合试验⑤中和试验;⑥免疫荧光检查;⑦放射免疫测定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细胞免疫功能检查:常用的有皮肤试验,E玫瑰花形成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血液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计数分子生物学检测•杂交法:斑点杂交、Southern印迹Northern印迹、原位杂交、微反应板杂交•扩增法:PCR;RT-PCR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14物理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同位素扫描检查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等•其它检查:诊断性穿刺(腹腔、胸腔、脑脊液、肝脏等)、活体组织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肺泡O2,CC2分压肺泡通气量(L/min)02CO220鉴别诊断•发热的鉴别•黄疸的鉴别•皮疹的鉴别•腹泻的鉴别•病因的鉴别正确诊断的三个环节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全面客观整理分析,建立诊断。科学思维治疗观察,验证诊断。勇于修正第六节第六节传染病的治疗传染病的治疗免疫学检测:特异性抗体检特异性抗原检测免疫标记技术细胞免疫功能检查其他:内镜检查、影像检查、活检一般及支持疗法:隔离、护理和心理治疗、营养病原/特效疗法:•抗生素、化学制剂、抗毒素清除病原体,根治和控制传染源•如吡喹酮—血吸虫病、囊虫病•氯喹—疟疾•灭滴灵—阿米巴病•抗毒血清—白喉、破伤风•抗生素—伤寒对症疗法:减轻痛苦、保护重要器官水和电解质平衡其他:康复疗法、中医中药、针灸疗法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第七节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综合措施,不同传染病应有所侧重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报告制度(3类);接触者检疫措施;病原携带者的处理;动物传染源的处理;对消化道,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为其主导作用的措施;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预防接种提高特异免疫力(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颁布。•建立全国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管理18种规定的传染病。•1978年9月19日《急性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