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书生专著》的心得体会阅读“教育思想专著”体会(XX市莲池区冯庄小学郭新会)长期、大量阅读教育类的书籍,对生活、教育工作真是受益匪浅。,我拜读的最多的是魏书生的大量教育书刊。每到寒暑假我的床头上就会重新摆放几本崭新的魏书生的书籍。他的旗帜鲜明的教育观点时时指点我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阅读他的书籍,你从中会发现书中他写到的并不是纯理论的东西,而更多的是那些特别实实在在的—他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时的一些具体教育方法。他的书就和他的人一样实实在在、朴实真诚。拜读了以后,我从书上真实体会到了魏书生的人格魅力。在这教育改革的年代中,魏书生的教育理论无疑就是一盏启明灯,为教育大潮中的教师们指明了航向。魏书生的教育思想精辟地归纳为。一句话;两本书;三个魅力;四字精髓;五点启示;六步教学法;七个一分钟。全面且简洁明了地涵概了魏书生的基本教育思想。其中的“三个魅力”让我的内心蓦然升腾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新,魏书生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成就魅力使他在恶劣的环境中催化自己发奋图强而更加卓越,他以自己的经历勉励着我们要做到“天人合一,解放自我”。做为一名教师,不能用狭隘的人与人之间权与利争夺禁锢自己的聪明才智,歪曲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要努力管理好自己的内心世界,作自己的心灵主人,胸怀坦荡,淡泊名利,发扬光大自己内心的大智慧,真正的将生命付于教育事业,真正地做到燃烧的蜡烛,在发光发热中不断思考、学习与进步,自强不息,真正做到博学为师,厚德为范。通过阅读,我深刻体会到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与责任。老师就是给孩子提供服务,要给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服务,要以孩子为中心,牢固树立服务的观念。“没有坏孩子,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们要琢磨怎样才能发挥它的艺术性,我们要把能走上讲台培育下一代,能传授自己的所学所知而感到自豪和荣耀。记得我在中学任教时,学校离家很远,每天都要早早起来,天不亮就骑车出门,第一第1页共3页个站在教室门前迎接每一位学生的到来。期间也有人问过我,你每天那么早就起床,第一个到校,你不觉得累吗。这是我的工作,我要把每一件事做好。做事情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每每想起,从心里感觉到书籍的力量真是太大了。魏书生他提倡的是“民主教育”。“民主教育”在他身上似乎并不是一顶大帽子。他的班级管理艺术炉火纯青。魏书生提倡的“民主教育“这在以教师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教育里怎么说都是一个新奇的创举。本来是主体的教师——魏书生老师,因为各种繁忙,天时地利人和的,主体变成了“学生”。就连魏老师也常对自己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说“没娘的孩子早当家”。借着“民主”的东风,他的创举收到了让人惊然的成效。这是幸运么。明显不是。成功的背后是魏老师的智慧与执着。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管理方法中,“选好常务班长”这一条。他所选出来的常务班长,在他的同事们眼中,俨然就是一位班主任。常务班长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有时由老师提名学生通过,有时由老师任命,同时也可以由学生竞选。然而这都不是常务班长的亮点所在,常务班长在我看来的独特之处,就是,“谁当常务班长,谁便有权确定以自己为核心的班委会成员人选,就像谁当总统,谁提名自己的内阁成员一样”,魏老师如是说。我认为,常务班长这名学生,就是魏老师民主教育中的关键点。不恰当的说这位同学简直是“一师之下,一班之上”。当魏老师工作繁忙不在学校时,常务班长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班主任了,他要像班主任一样观察自己的同学,他要像班主任一样管理这个班级。一个学生要是能得到这样的锻炼机会,以后的成长道路好像能平顺不少。而且在魏老师的描述里,这样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也没有太多的特权。以他的一位女常务班长为例,她行使自己的职权,撤换掉了不管班级事务的原体育委员,反而任用了另一位同学。然而这位受她提拔的体委,依旧罚了她的站,因为她没有遵守好班级集合的时间。当魏老师看见了在操场上罚站的常务班长的时候他的做法也充满了管理的深意。体罚总是不好的,所以他教育了体罚同学的新体委,可是他也让全班同学设身处地的了解班干部的心情,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