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少数民族拥戴的史实。2.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与意义。3.列举出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处理方式。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本P26-31页的内容,划出重点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解释“天可汗”的含义,“天可汗”指的是谁?他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2、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与作用。3、说说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处理方式。东突厥西突厥吐蕃南诏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步辇图》记录了唐太宗接见吐蕃请婚使节祿东赞的场面。图中端坐者为唐太宗。入藏要经过哪些河流,经过今天的哪些省份?布达拉宫布达拉宫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塑像大昭寺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游藏壁画(局部)云南崇圣寺三塔一、“天可汗”1、唐太宗扫平东突厥,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2、西北各族人民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二、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史实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期,西藏年轻的领袖松赞干布把藏族各部落统一为吐蕃王朝。他顺应藏族广大人民的愿望,希望得到强大的唐朝中央政权的支持,以巩固吐蕃的地位,发展经济文化。于是便多次派使臣携带聘礼,到长安求婚。唐大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带着宫娥、乐队、工匠及许多家具、绫罗、珠宝、经史、文籍、谷物种子,·取道青海入藏。文成公主入藏后,增进了汉藏两族的手足情谊,促进了中原和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宗教的交流。她带去的谷物种子,在西藏高原上广为种植;带去的工匠帮助藏族人民制造农具、纺织机、碾米机,兴办制陶、酿酒、造纸、制墨等手工业;带去的宫娥教会藏族人民纺纱织布。文成公主还鼓励和帮助大臣吞米桑布札创造了藏文。后来,她又把许多汉族书籍译成了藏文,促进了汉藏的文化交流。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礼遇并深得吐蕃人民爱戴,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文成公主病故。文成公主入藏的作用:1、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2、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三、说说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处理方式唐朝政府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方式大致分以下几种:战争---如对突厥用兵和亲---如文成公主远嫁册封---如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设置管辖机构--如在突厥故地设督护府结盟---如汉藏结盟突厥吐蕃南诏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和亲册封会盟你能说说为什么唐朝能实现“和同为一家”吗?课堂小结1.唐太宗李世民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政策,在漠南地区设立都护府由东突厥人自治。他被少数民族拥戴为“天可汗”。2.公元640年,唐太宗许配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松赞干部;唐中宗李显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823年在拉萨大昭寺前立“唐蕃会盟碑”,示汉藏世代友好。3、居住在云南一带的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唐玄宗时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8世纪末西南少数民族归附唐朝。当堂检测1、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B.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2、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的措施有()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C.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D.与尺带珠丹和亲3、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角度看最特殊的是()A.吐蕃B.突厥C.黑水靺鞨D.回纥BDA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朝扫平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汉人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贺生活方式。B、“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酒是拥戴唐太宗位他们共同的君主。C、“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D、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5、有关《步图》这幅画分析不正确的是()輦A、《步辇图》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