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方晓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8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通过观察、操作、表述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激趣自学1、观看动画片——《盲人摸象》。师:同学们见过大象吗?看看下面这个故事,想想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2、生发表意见。师:同学们,这些盲人谁说得对不对呢?为什么?3、导入新课师:盲人因为双目失明,他们只能用手触摸大象身体的某一部分来感受大象的样子,所以他们说的大象外形都不正确。只有全面的观察才能知道大象的样子。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今天让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全面的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二、质疑探究、互动展示(一)质疑对于“观察物体”这个话题,生谈想法。师:就观察物体这个话题,你想知道什么呢?(观察什么物体、怎样观察)师:观察物体里有很多学问,今天我们就选取其中的部分来进行探究。(二)自主探究1、确定方位师:刚才有同学问观察什么,老师呀为你们每组都带来了新伙伴,我们就观察这些新伙伴。请各小组长请出你们的新伙伴。喜欢你们的新伙伴吗?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新伙伴们的到来。请你悄悄告诉它,你坐在它的哪一边?师:你们对自己组的新伙伴说了什么?来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坐在新伙伴左边的同学朝我挥挥手,坐在新伙伴前面的同学朝我点点头。坐在新伙伴后面的同学请站起来给老师看看。我知道了,你们分别坐在新伙伴的前、后、左、右。2、观察新伙伴(1)在自己座位上观察师:下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上,目光正对新伙伴,说说你看到了它的什么?(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形式来说:我坐在的边,我看到了它的。)(2)交换位置再观察师:刚才你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新伙伴,下面我们换换位置再观察吧!新伙伴的前面和后面的同学换,左边的和右边的换。准备好,轻轻的换。师:现在你在新伙伴的哪一边呢?仔细观察,你现在看到的新伙伴是什么样子。我想采访坐在新伙伴前面和后面的同学,你们现在看到的和之前看到的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3)从前、后、左、右观察师:咱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新伙伴的一个面,要是能让每个人能看到新伙伴的前后左右四个面才过瘾呢!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再试试。(让小伙伴转一圈,每转一个方向就停一下)师:同学们想到了不同的方法,下面小组内商量定下一种方法,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观察。师:同学们从前后左右再次观察了你们组的小伙伴,看到的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不一样呢?师总结: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新伙伴,想想。我们是怎样观察的?在观察物体时,你发现了什么?师完成板书: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三、拓展深化1、出示例一情境图,说说4名同学看到的分别是什么样子。师:刚才我们观察了物体,书上的小朋友也在观察物体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把!你知道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2、课后“做一做”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又在做什么。这三个小朋友看到的汽车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呢?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课件出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汽车图,让学生在书上进行连线。)3、观察茶壶。书上完成。4、观察茶叶筒。5、天安门城楼。6、生谈收获。师:这节课即将结束了,说说你的收获吧!对于之前同学们提的问题:怎样观察物体,现在你能解答了吗?怎样观察物体?这节课呀,老师也有很多收获呢,老师看到了同学们精彩的表现特别是小组或同学的表现令老师印象深刻。7、思考师:从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生活中、数学里有没有这样的物体,从他的前后左右观察看到的都是一样的?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探讨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