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不封阳台》教学案覃雪慧【学习目标】1、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学习重点】1、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2、学习叙议结合的写法。【学习难点】深入理解文本表达的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观念。【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给加点字注音。鳞次栉比()自给自足()恬淡和谐()灿若朝霞()情不自禁()变幻莫测()二、解释词语。鳞次栉比:自给自足:变幻莫测:安身立命:不速之客:三、阅读课文,思考:1、文本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2、关于封不封阳台,文中“我”的情感和态度都经历了变化,整理出我态度变化的过程。3、指出文章的线索。四、合作探究——感知内容(一)课文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表明作者怎样的理念?(二、)从封与不封,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我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2、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产生了怀疑?3、最后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又是为什么?(三)概括文章的线索。探究写法1、文章线索清晰,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贯穿全文。2、通过明天是否封阳台这个话题,提出了人与自然界应该和谐相处这样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现实问题:“以小见大”。3、表达方式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夹叙夹议”。无论写“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都有叙有议,叙议结合。摘录议论性的句子,并说说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思想。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