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基础知识生理基础知识生理基础知识第一节细胞第一节细胞第三节心血管系统第三节心血管系统第四节心动周期第四节心动周期第二节血液第二节血液第五节RAAS系统第五节RAAS系统第六节心肌细胞收缩运动第六节心肌细胞收缩运动第一节细胞是形态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大小形态不一。卵细胞(120m)、淋巴细胞(6m)血细胞(圆形)、肌细胞(梭形、长圆柱)神经细胞(有突起)。基础知识一、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一)细胞膜1、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内外两层电子致密带,中间为疏松带,均为2.5nm,称为单位膜或生物膜。化学成分为脂质、蛋白质、糖。1972年Singer和Nicholson提出——液态镶嵌模型学说。(1)脂质70%磷脂、30%胆固醇、少量鞘脂。均为双嗜性分子,形成双分子层,体温条件下呈液态。(2)蛋白质镶嵌蛋白:以螺旋或球形结构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表面蛋白、结合蛋白),可作为载体、通道、离子泵、受体、酶、免疫蛋白等。(3)糖为寡糖和多糖,形成糖脂和糖蛋白,是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如:红细胞膜A、B凝集原的差别在于糖链中一个糖基的差别。(一)细胞膜2、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概念: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现象。特点:①扩散速率高②无饱和③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④不需另外消耗能量⑤扩散通量与浓度梯度和膜通透性呈正相关例如:O2、CO2、乙醚和乙醇等少数几种。[O2]o>[O2]i[CO2]i>[CO2]o(2)易化扩散②经载体的易化扩散①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概念: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质,需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分类:①经通道的易化扩散[K+]i>[K+]o[Na+]o>[Na+]i(2)易化扩散②经载体的易化扩散①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概念: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质,需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分类:②经载体的易化扩散:GL、AA特点:①需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②不需另外消耗能量③选择性( 特殊膜蛋白质本身有结构特异性)④饱和性( 结合位点是有限的)⑤竟争性( 经同一特殊膜蛋白质转运)⑥浓度和电压依从性( 特殊膜蛋白质的变构是有条件的,如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2)易化扩散(3)主动转运概念:分子或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特点:①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分解ATP来提供②依靠特殊膜蛋白质(泵)的“帮助”③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例如:Na+、K+、Ca2+、H+、I-、Cl-、葡萄糖、氨基酸。最重要且研究较充分的是Na+、K+的转运,依靠钠泵(Na+、K+依赖式ATP酶)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分布及膜对离子通透性离子浓度(mmol/L)主要离子膜内膜外膜内与膜外离子比例膜对离子通透性Na+141421:10通透性很小K+155531:1通透性大Cl-81101:14通透性次之A-60154:1无通透性Na+-K+泵又称Na+-K+-ATPase,简称钠泵。当[Na+]i↑[K+]o↑时,都可被激活,ATP分解产生能量,将胞内的3个Na+移至胞外和将胞外的2个K+移入胞内。通道转运与钠-钾泵转运模式图20%-30%能量用于钠-钾泵的转运,是组织具有兴奋性的基础。维持[Na+]o高、[K+]i高原先的不均匀分布状态2K+泵至细胞内;3Na+泵至细胞外分解ATP产生能量当[Na+]i↑/[K+]o↑激活Na+-K+-ATPase生理基础知识第一节细胞第一节细胞第三节心血管系统第三节心血管系统第四节心动周期第四节心动周期第二节血液第二节血液第五节RAAS系统第五节RAAS系统第六节心肌细胞收缩运动第六节心肌细胞收缩运动基础知识体液:机体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和分散在水里的各种物质总称为体液,约占体重的60%。一、细胞内液(40%)二、细胞外液(20%)1、组织间液(包括淋巴液和脑脊液,16%)2、血液的血浆(约占体重的4%)23血浆55%水:90%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4g-8g/L(非溶性脂类分散在血浆中)脂滴无机盐酶激素维生素各种代谢产物血细胞:45%(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血液的组成、功能与理化性质一、血液的组成●组成:血浆——呈淡黄色的液体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清: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血细胞比容:概念:血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