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机关文化建设心得体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是江阴人民医院儿科全体医务人员的座右铭,这并非是简简单单的一句标语,更像是一种誓言,一种承诺,一种对救死扶伤神圣使命的践行。因为这份信念,所以科里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在路上,勤勤恳恳;在路上,兢兢业业;在路上,精益求精;在路上,无怨无悔。儿科工作相对于其它科室情况较为特殊,作为儿科仅有几位男性同志的万主任,一名尽职敬业的好医生、关心下属的好上级、关爱患儿的“好爷爷”。他那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认真劲,他那质朴、正直、平易近人和为病人无限关怀、无私奉献的品行无不让科内每一位成员为之而赞叹。他全身心投入儿科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儿科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今年年初,受院领导的委托,他负责儿科在创建三级甲等医院过程中的一切事物,深知重任在肩,他不断改革和创新,统筹兼顾,科学管理,合理安排,带领儿科全体成员在不影响正常的诊疗活动的同时,合理调整病房布局、挖掘服务空间、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改善医患关系,得到了全体医务人员及患儿家属的好评。他常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行医生涯中,他始终把医德看做自己作为一名医生应有的灵魂。还常教导每一个人,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医德在医疗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医务人员之间的差别,除专业技能之外,还有一个根本之处就是医德医风,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也影响着医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经验能否正常发挥,他说:“一个好医生不是靠好的包装,好的宣传而知名,而是靠好的医德、精湛的技术而得名。”。在创建过程中,他不断加强我们医德医风的学习,督促科内人员每天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亲自到床边给我们演练,实习,让每一位医务人员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医者应有的态度与职责。在创建过程中,他总是加班加点,整理资料,督促医护人员进行各个方面的培训,时常亲自为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可。在评审过程中,患者满意率高达100%,得到了专家们多方第1页共4页面的肯定。作为以女性工作人员为主体的科室,全科68名医护人员中女性有61人,大多数人还身兼二职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然而,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并没有折损她们的风采,多年来,她们以乐观的态度、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特有的善良细心让一个个患儿绽放笑容,“人民医院儿科”在她们的精心打造下成为江阴城百姓心目中一块响当当的牌子。走进儿科门诊,映入眼帘的永远是一片拥挤和喧闹。儿科一直处于病人量多而医师人员相对不足的状态,医师长期超负荷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一年365天有300个上、下午都起码拖班半小时,疾病高发期甚至要连班,匆忙扒几口冷饭接着上下一班上门诊是常有的事情。为了更好满足患者需要,儿科门急诊实施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医师利用夜间休息时间和双休日休息时间加班开设本部及XX县区两地的夜间门诊,全天专家门诊,以满足白天无暇就诊的家长和小病人需要。实行错时上班,根据不同时期患儿就诊高峰时间不同,医生随时调整上班时间,冬天增加中午上班医生人数,夏天早晨提前上班。儿科病房仅有88张床位,新生儿也只有20张,但是相对于庞大的门诊量而言,病房床位显得远远不足。为了让需要住院的患儿尽早得到诊治,儿科采取了种种措施,如加快周转,尽量加床等。床位的增加使医务人员不得不加班工作,但她们毫无怨言,而是出色地完成了工作,受到江阴百姓的交口称赞。儿科全体医务人员深知,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是建立在优良的服务、高超的医疗水平基础之上,为此,全科室上下团结一致,在改善服务、提高质量上狠下功夫。加强内部管理,加强服务意识教育。为规范儿科各级医师职责和规范,科室根据卫生部制定的《临床疾病诊治规范》,确保住院病人诊疗规范,杜绝不合理检查和用药。同时加强科主任查房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危重病人交班制度等,保障医疗安全。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儿科制度执行得分率始终名列全院前茅。为了减少院内感染率,在床位紧张第2页共4页情况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