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读图1。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甲乙两国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进行分工与贸易。据此可以推断①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②乙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③甲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④乙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安徽省“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这说明政府①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②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③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城乡发展④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图2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某市开展“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活动,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联系群众结对子,从而使日常工作更加求真务实。下列古语能体现“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是A.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孔子)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C.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王安石)D.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荀悦)5.一历史告诉我们,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生活。”这说明,民族团结是1①社会稳定的前提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③民族平等的蜷础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随着我国步入老岭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回答6一7题。6.新修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向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这说明我国公民①应自觉胜行法定义务②合法权利受到保障③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8.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这句话告诉我们①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④事物联系都有“人文”特点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11.图3漫画揭示的哲理是①价值判断超越社会历史条件②价值判断应基于价值选择③价值判断往往是因人而异的④要用正确价值观指引人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12.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变法措施结果A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B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C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明治维新:殖...